[实用新型]膝关节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4860.6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赵建宁;郭耀蔓;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固定膝关节,防止屈膝、屈髋活动,臀部、骶尾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膝关节,防止搬运、翻身时牵拉皮瓣以及现场急救四肢的外固定、制动用的骨科康复治疗固定辅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膝关节固定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高龄髋部骨折后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5%~50%,因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越来越多,但术后早期因精神障碍躁动屈膝、屈髋而导致的关节出血和假体脱位,目前仍无很好的方法;其次骶尾部皮瓣移植术后,因搬运、翻身无意牵拉皮瓣,致使皮瓣开裂或坏死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传统使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下肢,但此方法增加患者身体及经济的负担、不利于翻身、排便,且易导致压疮的出现;在现场急救的四肢固定,夹板固定因步骤繁琐而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膝关节康复过程中易因假体错位导致手术失败的问题,设计一种专门针对膝关节固定以便加速康复的膝关节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膝关节固定带,其特征是它包括:活套1、关节定位板2和连接带3,关节定位板2安装在活套1的夹层中,连接带3固定在活套1相对的两边上以使活套1能定位在人体关节处。
所述的活套1由表面面料和内层PU软布组成,其展开形状呈扇形结构,所述的关节定位板2被连接所述的表面面料和内层PU软布的绗缝线定位在活套1中。
所述的关节定位板2包括直板和曲板。
所述的关节定位板2的数量为8-10根,其中曲板的数量为2-4根,每根关节定位板2的宽度为1.5-2.5厘米。
所述的关节定位板2为钢板或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柔软、透气,易于拆卸、折叠、清洗,价钱便宜,还可重复使用,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适用于现场急救的四肢骨折、髋关节术后、骶尾部皮瓣移植术后的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关节定位板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曲形关节定位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
一种膝关节固定带,主要由活套1、关节定位板2和连接带3组成,关节定位板2安装在活套1的夹层中,它的曲率与固定部位关节的曲率相配,连接带3固定在活套1相对的两边上以使活套1能定位在人体关节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活套1可至少由表面面料(如无纺布)和内层PU软布组成,其展开形状呈上大下小的扇形结构,所述的关节定位板2被连接所述的表面面料和内层PU软布的绗缝线定位在活套1中。
如图2、3所示关节定位板2的总数量一般为8-10根,其宽度一般为1.5-2.5厘米,常用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可采用钢板或塑料板制造,也可为部分钢板、部分塑料板的形式,当然也可采用木板制备,在8-10根关节定位板2中由2-4根曲板和余量的直板,曲板的曲率应与固定部位关节的曲率相配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带3可采用系绳,也可采用尼龙搭扣的结构,其中以尼龙搭扣为最佳,曲板形成的曲度正好与膝盖髌骨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4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机械化岩巷掘进机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充气太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