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537.7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药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灌肠器多种多样,如球式,筒式,手摇式,由金属材料,橡胶,玻璃,塑料等制成的用清洁液或清水对肠道进行洗涤的医用工具。它主要用于清理肠内的堆积废物,防止废物堆积过久导致肠道吸收其中毒素。有些医院为了便于储存而采用软袋悬挂式的灌肠器,但使用此种灌肠器之前需要将中药摇匀后,倒入到灌肠袋内,比较麻烦,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如果能设计一种能省去中药摇匀后倒入灌肠袋内的工序的装置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免去了常规方法中先在容器内摇匀然后倒入到软袋内的麻烦,直接倒入软袋内,手摇晃硬罐体,为病人减轻痛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包括硬罐体、软袋、夹子、气囊、引流导管、调节器及肛门管,所述软袋放置在硬罐体内,软袋、气囊、引流导管、调节器及肛门管依次连接在一起,调节器套在引流导管上;硬罐体下方的引流导管上夹有一个夹子。
所述硬罐体上方设有一个挂环,底部设有一个通孔,引流导管穿过通孔和软袋连接在一起。
所述软袋的开口处设有一条挤压封条,其内部设有一层滤网。
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气囊和调节器的宽度大1cm,比软袋的宽度小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免去了常规方法中先在容器内摇匀然后倒入到软袋内的麻烦,直接倒入软袋内,手摇晃硬罐体,为病人减轻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硬罐体;101、吊环;102、通孔;20、软袋;201、挤压封条;202、滤网;30、夹子;40、气囊;50、引流导管;60、调节器;70、肛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图1及图2所示,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包括硬罐体10、软袋20、夹子30、气囊40、引流导管50、调节器60及肛门管70,所述软袋20放置在硬罐体10内,软袋20、气囊40、引流导管50、调节器60及肛门管70依次连接在一起,调节器60套在引流导管50上;硬罐体10下方的引流导管50上夹有一个夹子30。
所述硬罐体10上方设有一个挂环101,底部设有一个通孔102,引流导管50穿过通孔102和软袋20连接在一起。
所述软袋20的开口处设有一条挤压封条201,其内部设有一层滤网202。
所述通孔102的直径比气囊40和调节器60的宽度大1cm,比软袋20的宽度小2cm。
工作原理:
一种新型中药灌肠器,软袋20放置在硬罐体10内,软袋20的开口处设有一条挤压封条201,其内部设有一层滤网202,软袋20、气囊40、引流导管50、调节器60及肛门管70依次连接在一起,调节器60套在引流导管50上;硬罐体10下方的引流导管50上夹有一个夹子30,通孔102的直径比气囊40和调节器60的宽度大1cm,比软袋20的宽度小2cm,所以气囊40、引流导管50、调节器60及肛门管70可从通孔102内穿过,而软袋20就卡在硬罐体10内,把挤压封条201拉开,夹子30夹紧引流导管50,使之上下断流,然后将药物倒入进行摇晃,待摇匀后,松开夹子30,药物经过进行滤网202,把杂质进行过滤,进行灌肠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医院,未经湖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