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低电磁干扰的LED驱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190.6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明;扬东建;周传林;冯炎军;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实益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M1/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电磁 干扰 led 驱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低电磁干扰的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传统的MR16是石英灯,其通过电子变压器12V AC供电,传统石英灯MR16的功率一般是25~50W,功率大,耗能多,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LEDMR16射灯开始出现。5W的LED MR16灯的输出流明值和50W的石英灯相当。但LED MR16射灯由于体积小,电源腔尺寸小,所以难以放下更多的EMI(电磁干扰)元件,LED MR16EMI难以处理。而现在的产品必须要经过安规认证,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EMI测试,因此EMI是LED MR16射灯设计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LED MR16的EMI处理难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使用磁珠的小型化低电磁干扰的LED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化低电磁干扰的LED驱动电源,包括桥堆,桥堆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串联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后连接12V AC/DC电源,桥堆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桥堆的两个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桥堆的正输出端串联第一磁珠与LED电源芯片的V端连接,桥堆的负输出端与LED电源芯片的G端连接;LED电源芯片的V端和G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LED电源芯片的D端和G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LED电源芯片的V端和C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LED电源芯片的V端和S端之间连接有串联的二极管和第二磁珠,LED电源芯片的C端和S端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第五电容和第三电感,发光二极管与第五电容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母线上和续流二极管上串磁珠,由于磁珠是重要的抑制EMI杂讯的元件,且体积小巧,适合MR16射灯,因此使用磁珠后,很好的解决了小体积的MR16LED射灯的EMI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桥堆DB1,桥堆DB1的两个输入端1、2分别串联电感L1、电感L2后连接12V AC/DC,桥堆DB1的两个输入端1、2之间连接有电容C1,桥堆DB1的两个输出端3、4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2和电阻R1。桥堆DB1的正输出端3串联磁珠L4后与LED电源芯片U1的V端连接,桥堆DB1的负输出端4与LED电源芯片U1的G端连接。LED电源芯片U1的V端和G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3,LED电源芯片U1的D端和G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4,LED电源芯片U1的V端和C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LED电源芯片U1的V端和S端之间连接有串联的二极管D1和磁珠L5,LED电源芯片U1的C端和S端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容C5和电感L3,发光二极管ALED1与电容C5并联。
本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2VAC/DC输入经过EMI滤波电路,然后经过整流桥堆DB1整理后经П型滤波,通过LED电源芯片U1的BUCK电路,恒流驱动二极管ALED1,由于BUCK电路工作在高频状态,电压电流变化率大,造成EMI问题,而在母线上串磁珠L4并在续流二极管D1上串磁珠L5,从而抑制高频杂讯和吸收二极管反向恢复噪声,很好的解决了EMI问题。
以上所述的元器件均为市售商品,实施例中的元器件型号可参见下表:
图1中主要元器件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实益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实益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直接观察的纯水豆芽机
- 下一篇:镜像映射多路恒流LED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