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带连接铜条的负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913.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华;金菊凤;陈威;李艳;周家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连接 负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负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从前期广泛使用的数码类电池进入了动力电池领域。动力电池由于设计时容量大,在制作电芯时往往采用叠片加卷绕的工艺,即在卷绕的基础上采用内部并联的方式组成电芯,内部并联时电芯之间用导电金属做为载体,导电金属称为连接条,常用的连接条一般是厚度为0.1mm的镍连接条。镍连接条和镍极耳焊接时一般采用的是储能点焊机,该方法是用焊针单点焊接,焊接面积较小,且个别焊点容易虚焊、过焊,同时因为镍金属的价格较高,影响电池的成本和价格,同时镍条材质较硬,弯折时不易弯折,降低了工作的劳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带连接铜条的负极片,能够提高焊接质量,降低内阻及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带连接铜条的负极片,包括负极极片体,还包括连接铜条,所述负极极片体的一端设有铜箔焊接限位区域,所述连接铜条点焊在铜箔焊接限位区域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铜条焊接在铜箔焊接限位区域的单面上,且只覆盖铜箔焊接限位区域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铜条的厚度为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0.1mm厚的铜条,相同重量下使用铜条成本比镍条节约60%以上,铜条的厚度、宽度、长度根据需要来定,铜片材质软,价格低。用铜连接条代替镍连接条,并联后铜连接条与镍极耳采用超声波点焊,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焊点容易控制,在不影响电芯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电芯的内阻,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带连接铜条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带连接铜条的负极片,包括负极极片体2,还包括连接铜条1,所述负极极片体2的一端设有铜箔焊接限位区域3,所述连接铜条1点焊在铜箔焊接限位区域3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1焊接在铜箔焊接限位区域3的单面上,且只覆盖铜箔焊接限位区域3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1的厚度为0.1mm。
制作本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带连接铜条1的负极极片体2时,取条状的铜条,将铜条与铜箔焊接限位区域3对好位置后放在超声波焊机工作台上进行焊接。电芯内部并联后,将铜连接条与镍极耳采用超声波点焊,操作很方便,且不影响电芯电化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电芯的内阻。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铅复合结构的铅酸蓄电池板栅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极片制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