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铆合时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667.7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全 |
主分类号: | A44B1/08 | 分类号: | A44B1/08;A44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时 有效 防止 饰物 破损 金属 钮扣 衣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制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铆合时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
背景技术
金属钮扣和衣物撞钉是人们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小五金制品,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更高追求,金属钮扣和衣物撞钉的种类已变得越来越多,目前,现有市面上的钮扣和撞钉很多是尖底的,使得其装打在衣物上时凸起过高,进而导致其整体美观度和舒适感都大大降低,甚至容易发生刮伤事故。另外,现时制衣厂将钮扣或撞钉装配至衣物上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相匹配的打模和打钉机直接冲打到衣物上完成装配,这样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当需要装配的钮扣或撞钉为易碎体时(如玻璃钻饰钮扣或撞钉)或易变形体(如塑料、木器饰钮扣或撞钉)时,该类钮扣或撞钉极容易破损,次品率非常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整体美观度和舒适感高的在铆合时能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铆合时有效防止饰物体破损的金属钮扣或衣物撞钉,它包括有主要由铸件体和饰物体构成的钮扣或撞钉本体,其中,所述的饰物体对应镶嵌在铸件体顶部的饰物体安装槽位上,它还包括有彼此配对并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合容置空间的上、下金属壳体,其中,所述的上、下金属壳体的中间部位均贯穿有一同心的通孔,并且,该下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比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大,同时,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直径与铸件体底部的钉脚直径相匹配,在铆合时,铸件体底部的钉脚经该上金属壳体的通孔伸进上述的组合容置空间内。
所述的饰物体与饰物体安装槽位的槽底之间夹垫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垫。
所述的弹性垫为发泡棉垫。
所述的饰物体为平底饰物体。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别设计的上、下金属壳体,致使装配时,铆合在衣物上的钮扣或撞钉更贴紧衣物,并且大大地加强了其整体美观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铸件体的钉脚尖部都是处于由上、下金属壳体扣合组成的金属扣合件内,使得即使该铸件体的钉脚尖部加工变形后也无法对使用者造成刮伤,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铆合后的衣物舒适感高;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饰物体与饰物体安装槽位的槽底之间夹垫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垫,具体为发泡棉垫,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饰物体在组装过程中紧固时,饰物体不易发生变形或爆裂现象,特别是当本实用新型的饰物体为玻璃或玛瑙等易碎物时,上述的缓冲效果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铆合前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铆合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铆合后的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全,未经李锦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