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555.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沈变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32 | 分类号: | H01H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气体继电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气体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气体继电器是由一个油浮子、一套磁铁传动机构及一组与磁铁配套的磁力开关组成。当变压器油中有气体产生使油面下降时,浮子跟随油面下降,浮子带动传动机构上的磁铁,触动磁力开关,使气体继电器发出报警信号(即气体保护)。如果液面继续下降到达箱盖下30mm处,气体继电器发出跳闸信号(即重瓦斯保护)。但是这种气体继电器在经过用户的多年使用后,存在着不足之处。
气体继电器是靠变压器内的油面位置来区分气体保护和重瓦斯保护的,当变压器出现事故引起内部过热产生大量气体时,变压器油箱内压力也会快速上升,由于压力的作用,液面不会马上下降,所以气体继电器不会立即动作,当压力继续上升至压力释放阀动作后,压力对液面的影响消除,气体继电器才能动作,所以说气体继电器的重瓦斯保护,是在事故结束后的保护,不能有效保护变压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继电器,用于提供气体保护的同时进行重瓦斯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继电器,包括:用于进行变压器内的气体保护的气体保护装置,以及用于进行变压器内的重瓦斯保护的压力传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原有气体继电器的功能外,增加了压力传导装置和气体保护装置。当变压器内部发生重瓦斯故障,油箱内气体伴随压力突然上升,上升的压力波作用在压力传导装置上,当上升速度超过一定数值,压力达到动作值时,压力开关动作,发出信号并切断电源使变压器退出运行。本实用新型的重瓦斯保护是按照油箱内发生事故后,造成的动态压力增长来动作的,油压增长速度越高,动作越迅速,该装置具有预先发现,先行保护的功能。并且,该气体继电器简化了原有气体继电器的气体保护零件多、结构复杂的缺点,使机构在运行的时候,更加简单、稳定,不容易产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体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传导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气体继电保护装置,适用于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额定容量315kVA-10000kVA的油浸式变压器和油浸式电抗器,尤其适用于10kV及以下全密封配电变压器的气体继电保护。针对现有气体继电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重瓦斯保护是按照油箱内发生事故后,造成的动态压力增长来动作的,油压增长速度越高,动作越迅速。由于油压波在变压器油中的传播速度极快,气体继电器能迅速发出信号并切断电源。
如图1所示,该气体继电器包括:
气体保护装置11,用于进行变压器内的气体保护。
压力传导装置12,用于进行变压器内的重瓦斯保护。变压器内油压增长速度越高,压力传导装置动作越迅速。
外壳下壳体13,用于安装气体保护装置12和压力传导装置13。
接线盖14,接线盖用于安装用户二次接线的接线端子。外壳下壳体13和接线盖14共同构成气体继电器的外壳。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气体保护装置11具体包括:
浮子111,为圆柱体,位于气体继电器的注油口法兰处,通过一根薄壁铜管112和支撑架113连接。能够随变压器内油面的上升而上升,油面的下降而下降。
铜管112,铜管112一端的翻边和浮子111铆接成一个整体,另一端部在穿入支撑架内后弯曲,使铜管和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支撑架113,支撑架是一个长方体,用于安装磁力开关116、磁钢座114和铜管112。
磁钢座114,磁钢座114和支撑架113用一根转轴穿在一起,磁钢座通过转轴在支撑架内旋转,当油面上升或下降时,在铜管112的推动下成圆周上下移动。
磁铁115,为一圆柱体,并与磁钢座114粘接在一起,和磁钢座一起在转轴上成圆周上、下移动。
磁力开关116,磁力开关是一个玻璃圆柱体,内部有2个触点,一个触点导磁,一个触点不导磁。当磁力开关116在磁铁115的磁场范围内时,导磁的触点会向磁铁115方向移动与不导磁的触点吸合在一块形成闭路;当磁铁115远离,磁场消失,导磁触点受自身材料的弹性作用会自行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沈变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沈变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