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0801.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16 | 分类号: | B65H29/16;B65H31/30;B65H33/00;B65H43/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全自动收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车间中,产品经模具成型后,经常还需要裁切,以适应正常使用的要求,现有生产车间中产品成型且被裁切后的传统作业方式是:由人工进行摆放与堆叠成型裁切的产品。
该种传统的作业方式浪费人力,并且效率很低,产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并且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渐攀升,由此引起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收料设备,实现全自动的收料,从而节省人工、提高产能,并且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全自动收料设备,包括靠近模具侧的第一输送带、衔接于第一输送带尾端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二输送带分别由第一步进电机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端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尾端,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尾端与第二输送带的衔接处设置有一收料框,所述收料框由伺服马达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马达通过位于其顶端的联轴器连接线性模组的底端,线性模组的顶端固定连接收料框的底 端,所述收料框的侧面装有计数光纤,计数光纤与伺服马达电连接,在所述伺服马达及线性模组的一侧安装有至少一个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伺服马达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光电开关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位置,空气喷嘴的喷嘴开口紧挨第一输送带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二输送带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吹风工站,吹风工站位于第一输送带靠近模具的位置,所述吹风工站包括两套结构完全相同的吹风设备,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的吹风设备的喷嘴开口向下,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的吹风设备的喷嘴开口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风设备包括气缸、连通气缸出气口的歧管块、设于歧管块上的喷嘴、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带运动方向的直线滑轨、位于直线滑轨两端部的缓冲器,所述歧管块固定在直线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位置,空气喷嘴的喷嘴开口紧挨第一输送带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二输送带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对被切断后的成品进行自动收料,全自动运行,节省了人工、提高效率从而产能增加,并且人力成本相应 的降低进而降低总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的俯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的主视图。
图1c是图1a的A向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的伺服马达带动收料框的结构主视图。
图2b是图2a的B向视图。
图2c是图2a的C向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的吹风工站的其中一吹风设备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a至图1c,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收料设备包括靠近模具侧的第一输送带1、衔接于第一输送带1尾端的第二输送带2。
所述第一输送带1以及第二输送带2分别由第一步进电机12及第二步进电机14驱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