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0614.3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余明清;刘同革;余龙梅;陶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白蓝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油炸 导热油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炸机的加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的连续油炸机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炸机中,炸制油的加热组件是油炸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油炸机的炸制油的加热分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式,直接加热是指热源直接传递热能给炸制油,间接加热是指热源与炸制油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传热介质作为热载体对炸制油循环加热。目前的间接加热方式采用的是蒸汽加热系统,它包括蒸汽锅炉、蒸汽循环泵、蒸汽加热盘管、冷凝水回收装置、蒸汽压力调控装置和蒸汽循环管道。蒸汽锅炉产生高温蒸汽,通过蒸汽循环泵强制蒸汽在循环管道内循环,蒸汽加热盘管与炸制油接触而传递热能,蒸汽加热系统的热效率在75%左右。由于蒸汽加热系统以气相方式供热,所以蒸汽管道的压力高,在温度为180℃时,蒸汽管道的压力达到1.0MPa,这样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设备易损坏,且维修复杂。另外,蒸汽温度与系统的压力有关,同时系统内蒸汽又在不断产生和冷凝,这样对蒸汽温度的调控就很复杂。所以蒸汽加热系统的调控周期长,且波动性大,容易导致炸制油的温度不稳定,油炸过程加热不均匀,不便于对油炸生产工艺的调控,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炸制油在高温时与空气接触会氧化劣变,蒸汽加热系统不能快速稳定的调节温度,容易导致某一时刻油温过高,这样缩短了炸制油的使用时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炸制油使用时间、便于调控油炸生产工艺参数的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泵、加热盘管、循环管道,其还包括导热油和导热油炉,导热油炉、循环泵和加热盘管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构成循环通路,导热油置于该循环通路内。
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的循环通路中还连接设有贮油罐。
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的循环通路中在所述的循环泵、加热盘管、导热油炉的进出两侧均连接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导热油的加热采用导热油炉,导热油炉属于现有技术,可以购买得到。本实用新型相比蒸汽加热系统减少了冷凝水的回收环节和蒸汽压力调控环节,所以结构更简单。而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时,导热油工作在液相状态,对循环管道的压力只有0.1MPa,所以设备不易损坏,更安全。另外导热油炉带有自动加热系统,通过直接控制给导热油加热的热源来实现温度控制,对温度控制的变化幅度在±2℃,这样更便于对炸制油油温的调节和控制,使炸制油的油温稳定在一定温度,从而提高炸制油的使用时间、便于对油炸生产工艺的调控。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后的热效率可达到93%,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中在所述的循环通路中连接设有贮油罐可以作为导热油专门的贮存空间。在所述的循环通路中连接设有控制阀便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加热盘管2、循环管道3,其还包括导热油和导热油炉4,导热油炉4、循环泵1和加热盘管2通过循环管道3连接,构成循环通路,导热油置于该循环通路内。使用时加热盘管2设置在油炸机的油槽内与炸制油接触,启动导热油炉4和循环泵1,设定油炸温度为180℃,循环泵1强制驱动导热油在循环管道3内循环流动,导热油炉4在油温达到设定温度后启动自动加热系统,从而控制炸制油温度变化幅度在±2℃内。这时就可以进行炸制生产。生产结束后,关闭导热油炉的热源,继续保持导热油循环状态,油温降至80℃时,关闭所有运行设备。
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连续油炸机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加热盘管2、循环管道3、贮油罐5,其还包括导热油和导热油炉4,导热油炉4、循环泵1、加热盘管2和贮油罐5通过循环管道3连接,构成循环通路,导热油置于该循环通路内。所述的循环通路中在所述的循环泵1、加热盘管2、导热油炉4的进出两侧均连接设有控制阀6。这样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关闭控制阀阀门以减少损失,在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时也便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白蓝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淮南白蓝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