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式药瓶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239.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成斌;邹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4 | 分类号: | B65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药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加药领域,具体是双管式药瓶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一瓶成品药的制作过程中大致是:第一步是药粉的加工,通过相关操作得到包含所需成分的药粉;第二步是药瓶的清洗,包括对药瓶进行初洗、精洗、消毒、烘干;第三步是向药瓶中加入药粉,一般有定量的加药器,保证统一的加药量;第四步是对药瓶加装瓶盖进行密封;最后一步是对药瓶进行贴标签、打码等操作,输出合格的成品药。药瓶在加药时,一般的加药机只设有一个加药管,即是只能实现一对一加药,也就是一次只能对一个药瓶进行加药,这样导致整体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管式药瓶加药装置,解决了以往药瓶加药时,一次只能对一个瓶子加药,导致整体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双管式药瓶加药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形,凹槽内设有圆盘,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穿出底座并与位于凹槽内的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上方设有加药机,加药机上设有两个加药管,圆盘上设有卡口,卡口呈等间距分布在圆盘的外沿上,所述凹槽上还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两个输入轨道和一个输出轨道。
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三个螺栓与圆盘固定连接,三个螺栓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所述输出轨道所在的直线位于圆盘的切线方向上。
所述两个加药管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卡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两个输入轨道相互平行,且两个输入轨道与输出轨道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加药机上设有两个加药管,一次可同时对两个药瓶实现加药,相比传统的一对一加药,加药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制药流程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和实现,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2、凹槽,3、转轴,4、圆盘,5、卡口,6、输入轨道,7、输出轨道,8、加药机,9、加药管,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凹槽2,凹槽2的形状为圆形,凹槽2内设有圆盘4,凹槽2上还设有与凹槽2相连通的两个输入轨道6和一个输出轨道7。
本实施例的两个输入轨道6相互平行,且两个输入轨道6与输出轨道7平行,输出轨道7所在的直线位于圆盘4的切线方向上。
本实施例的底座1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3穿出底座1并与位于凹槽2内的圆盘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圆盘4上设有卡口5,卡口5呈等间距分布在圆盘4的外沿上。
本实施例的圆盘4的上方设有加药机8,加药机8上设有两个加药管9,两个加药管9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卡口5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的电机的转轴3通过三个螺栓10与圆盘4固定连接,三个螺栓10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药瓶通过两个输入轨道6进入凹槽2内,底座1内的电机带动圆盘4转动,在圆盘4上的卡口5的作用下,药瓶被传送至加药机8下方,加药管9对药瓶进行加药,加药完成后,圆盘4继续带动药瓶做圆周运动,并从输出轨道7输出药瓶。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