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轮圈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340.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水源 |
主分类号: | B60B5/02 | 分类号: | B60B5/02;B60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轮圈 盘结 | ||
1.一种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一金属制的盘环体所构成,盘环体内具有多个放射状轮肋,且该等放射状轮肋并于盘环体中心聚集形成一盘轴部,又盘环体上形成有至少一补强孔,且该等补强孔内分别结合有一碳纤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圈盘的补强孔形成于盘环体盘面或轮肋或盘轴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盘环体的补强孔为贯穿状或未贯穿的凹槽状。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盘环体的补强孔内缘壁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道凸缘或至少一道凹缘或至少其中之一,使碳纤维体能够稳固结合于补强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由多个碳纤维件堆栈模压而成,且该等碳纤维件由多角度、多层数的碳纤维布相叠熔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的碳纤维为碳纤维、玻璃强化纤维、聚酯纤维或芳香族聚酰胺类纤维的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的碳纤维布为经向呈纱束、而纬向以细小纱束连结交织,经向纱束与纬向纱束比例为9: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所含浸的树脂为环亚树脂、PU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丁二醇酯、聚苯醚醚酮或聚酰胺酰的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中碳纤维件的树脂的含量为总重量的22%~4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轮圈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碳纤维体中碳纤维件的碳纤维布分别呈正45度、负45度、90度及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水源,未经马水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3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拖钩支座及汽车
- 下一篇:方便安装的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