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250.3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常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宗华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水壶由底座和壶体两部分组成,底座中央有一直立的圆筒状护套;壶底中央有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圆筒状凹槽与壶底上的圆筒状护套相匹配。缺点是由于壶底上的圆筒状凹槽的下口与底座上的圆筒状护套正好相匹配,刚好能套上,所以放壶体时,就必须对准,否则就套不进去,所以往往要前后左右平移多次才能将壶体坐到底座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很容易就能将壶体坐到底座上的电水壶。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与现有电水壶相同的是它也由底座和壶体两部分组成,底座中央有一直立的圆筒状护套,护套由内、中、外三个圆环组成,其内环与中环之间、中环与外环之间各有一个接电触头,这两个接电触头分别有导线与电源正负极连接;壶体上有壶嘴、壶盖及壶把,壶底内有电热器,壶底中央有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壶底中央凹槽内有两个接电金属环,两个接电金属环分别与壶底内的电热器两极相连,两个接电金属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当壶体放到底座上时,这内、外两个接电金属环正好插入底座圆筒状护套的内环与中环之间和中环与外环之间的环状空间中,两个接电金属环分别与设在底座圆筒状护套内的正、负接电接头相接触;与现有的电水壶不同的是: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的上部与壶底上的圆筒状护套相匹配,圆筒状凹槽的下部开口为喇叭口状。
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下部开口的直径比底座中央上的圆筒状护套的直径大一倍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的下部开口为喇叭口状,所以很容易就能将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套在底座上的圆筒状护套上,向底座上放置壶体容易,不需要前后左右平移多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它由底座1和壶体2两部分组成,底座中央有一直立的圆筒状护套3,护套由内、中、外三个圆环组成,其内环与中环之间、中环与外环之间各有一个接电触头4,这两个接电触头分别有导线与电源正负极连接;壶体上有壶嘴5、壶盖6及壶把7,壶底内有电热器8,壶底中央有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9,壶底中央凹槽内有两个接电金属环10,两个接电金属环分别与壶底内的电热器两极相连,两个接电金属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9的上部与壶底上的圆筒状护套3相匹配,圆筒状凹槽9的下部开口为喇叭口状。
壶底中央向上凹的圆筒状凹槽9下部开口的直径比底座中央上的圆筒状护套3的直径大一倍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宗华,未经常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