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合空心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684.1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民;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忠民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楼板,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叠合空心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庞大,建筑施工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该施工方法要求大量的工作在施工现场完成,需要大量工人,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就造成建筑用工日趋紧张,建筑成本大幅上升,而且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改变现在的施工方式,降低工程费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现浇楼板技术中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量大、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空心板,以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同时节省施工时间。该叠合空心板可以应用于所有多高层建筑。
叠合空心板包括自下向上设置的预制板、内模和现浇层,内模处于预制板上设置的内模凹坑内,预制板内预先埋设纵横向钢筋。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模凹坑为长方体型凹坑。内模凹坑数量至少为一个。内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预制板中横向及纵向均设置有钢筋,钢筋端部为弯曲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该实用新型可以在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率,保证质量;2.在现场的工作量大幅减少,从而降低建筑成本;3.以往的预制板内都是单纯的横向或纵向设置钢筋,本实用新型横向及纵向均设置有钢筋,同时,横向的钢筋端部为弯曲形状,在两块预制板拼缝处现浇混凝土,从而使得预制板之间的底部横向内力能够有效传递,施工完成后,楼板处于双向受力状态,并有效限制板缝处的裂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的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预制板的左视方向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预制板的左视方向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1组装后的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组装后的主视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该叠合空心板内嵌入有钢筋,空心板包括自下向上设置的预制板1、内模2和现浇层5,内模2处于预制板1上设置的内模凹坑3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模凹坑3为长方体型凹坑。内模凹坑3数量至少为一个,长度根据空心板长度和具体情况定。内模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预制板1中横向及纵向均设置有钢筋4。预制板1中横向的钢筋4端部为弯曲形状
施工时,先在工厂定制好预制板1和内模2,预制板1内嵌入钢筋4,到工地现场后,内外模拼装到一起,然后在现场进行钢筋4和内模2的绑扎,最后浇筑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现浇层5,从而完成楼板的施工。
图4中,内模2的数量按其内模凹坑3和内模2的直径确定,该实施例中内模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横向及纵向均设置有钢筋,同时,横向的钢筋端部为弯曲形状,提高叠合空心板的承重能力。
实施例2
结构同实施例1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模2横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忠民,未经韩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光纤理线架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光纤分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