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749.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耿玉明;崔志军;应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宇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抗静电 纤维 增强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具有比强度高、安全性好、耐腐蚀、可设计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多用于煤矿巷道支护。随着科技的发展,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可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动加固。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的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在加工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加热定型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一方面给空气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而且采用现有工艺生产出来的纤维增强塑料锚杆表面非常粗糙,很容易划伤手,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
由于目前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多用于采矿行业中,在进行井下作业时,为了避免静电引发爆炸事件,就要求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应当具备较高的抗静电性能,而目前的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的抗静电性均较差,使用时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它能够有效解决锚杆生产时冒烟的问题,而且具有阻燃和表面光滑的优点,另外还能够有效防止产生静电,使用时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整个锚杆杆体上设有规则的螺纹,螺纹上设有一层薄膜,薄膜外设有抗静电涂层。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薄膜为透明薄膜。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薄膜为阻燃薄膜。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抗静电涂层的材料为导电乙炔。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锚杆杆体和螺纹均为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螺纹的螺距为5mm~30mm。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所述锚杆杆体的直径为6mm~100mm。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锚杆杆体的一端为锚头,另一端为锚尾;锚头的端面为斜面,锚尾的端面为平面。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锚头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25°~65°。
前述的这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中,锚头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的螺纹外包裹了一层阻燃型透明薄膜,在生产时可以有效防止锚杆杆体加热后产生烟气,不但保护了环境还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由于包裹了阻燃型透明薄膜,使纤维增强塑料锚杆表面非常光滑,解决了传统纤维增强塑料锚杆扎手的问题,而且还增加锚杆的阻燃性能。
由于在阻燃型透明薄膜外涂了一层抗静电涂层,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锚杆杆体,2-螺纹,3-薄膜,4-抗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整个锚杆杆体1上设有规则的螺纹2,螺纹2上设有一层薄膜3,薄膜3外设有抗静电涂层4。所述薄膜3为阻燃型透明薄膜 。抗静电涂层4的材料为导电乙炔。锚杆杆体1和螺纹2均为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螺纹2的螺距为5mm。锚杆杆体1的直径为6mm。锚杆杆体1的一端为锚头,另一端为锚尾;锚头的端面为斜面,锚尾的端面为平面。锚头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2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带薄膜的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整个锚杆杆体1上设有规则的螺纹2,螺纹2上设有一层薄膜3,薄膜3外设有抗静电涂层4。所述薄膜3为阻燃型透明薄膜 。抗静电涂层4的材料为导电乙炔。锚杆杆体1和螺纹2均为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螺纹2的螺距为25mm。锚杆杆体1的直径为55mm。锚杆杆体1的一端为锚头,另一端为锚尾;锚头的端面为斜面,锚尾的端面为平面。锚头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宇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宇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纤维增强塑料锚杆
- 下一篇:线缆连接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