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复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4858.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文胜 |
主分类号: | B61K5/06 | 分类号: | B61K5/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复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列车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复轨器。
背景技术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必须高度重视行车事故的救援工作。由于超速、碰撞、线路质量等各种原因,经常会发生轨道车辆脱离轨道现象,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若不能及时复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目前,在轨道车辆复轨时采用的人字形复轨器必须从轨道底部进行穿销固定,以防止复轨器在起复过程中窜动、翘头、翘尾或压翻。由于目前的隧道内整体道床以及高铁无砟道床不具备轨底穿销的条件,因此,传统的复轨器不适合在整体道床、无砟道床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的隧道复轨器,能够满足隧道内整体道床以及高铁无砟道床的脱轨车辆复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复轨器,其包括两个复轨器本体,复轨器本体的面板上设有弧形的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设置为“人”字形或“入”字形,面板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之间设有卡轨槽;面板前部下方设有沿面板中心线对称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对应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
所述的隧道复轨器,其复轨器本体的面板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之间设有限位挡块。
所述的隧道复轨器,其复轨器本体的面板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之间的踏面为朝向卡轨槽向下倾斜的弧面。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隧道复轨器,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降低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安装拆卸简便,通过在复轨器本体面板下方的固定板凹槽中、以及卡轨槽与钢轨之间的空隙中打入楔形顶铁以固定复轨器本体,能够避免在起复过程中复轨器与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制动装置相碰,防止复轨器在起复过程中窜动、翘头、翘尾或压翻,起复安全可靠,平稳快捷,安装速度快;适应于木枕、混凝土枕、钢枕,以及隧道内整体道床、高铁无砟道床,使用范围得到大幅提高;能够对脱轨的轨道车辆连续进行逼轨、复轨作业,可以实现一次安装、连续救援的效果,救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隧道复轨器的复轨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隧道复轨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面板;2-限位挡块;3-右导向筋板;4-卡轨槽;5-左导向筋板;6-固定板;7-凹槽;8-钢轨;9(a、b)-复轨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该隧道复轨器,其包括两个复轨器本体,复轨器本体的面板1上设有弧形的左导向筋板5和右导向筋板3,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设置为“人”字形或“入”字形,面板上左导向筋板5和右导向筋板3之间设有卡轨槽4;面板1前部下方设有沿面板中心线对称的两个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相对应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7;复轨器本体的面板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之间的踏面为朝向卡轨槽向下倾斜的弧面。
上述的复轨器本体的面板1上左导向筋板5和右导向筋板3之间设有限位挡块2,在脱轨车轮复轨过程中,当脱轨车轮运动到面板的踏面正上方时,限位挡块将脱轨车轮进一步逼到钢轨的正常位置。
安装时,将两个复轨器本体安装在钢轨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设置为“人”字形的复轨器本体9a安装在左侧的钢轨8上,左导向筋板和右导向筋板设置为“入”字形的复轨器本体9b安装在右侧的钢轨上;复轨器本体的卡轨槽4卡在钢轨8上,复轨器本体的面板1前部下方的两个固定板6分别卡在钢轨的两侧;在两个固定板的凹槽7中打入楔形顶铁,从卡轨槽后部向钢轨两侧与卡轨槽之间的空隙中打入楔形顶铁,使复轨器本体与钢轨固定在一起。
脱轨车辆在动力机车的牵引作用下,脱轨车辆的车轮依靠两个复轨器本体的短导向筋主导向作用,滑行至复轨器本体的面板踏面上,在动力机车的继续前行过程中,脱轨车轮缓缓爬上钢轨,完成复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文胜,未经付文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4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架自走式动力底盘链条传动调整装置
- 下一篇:磁场控制埋弧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