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法向孔钻孔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604.3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制造夹具,具体是由钻模体及固定于钻模体上的零件定位装置组成的对两面均为曲面的薄壁形零件钻制法向孔的钻孔夹具。
背景技术
在飞机零件制造中,两面均为曲面的薄壁形零件是非常普遍的。在零件制造过程中经常要在这种零件上钻制法向孔。现多采用数控加工方法进行这类零件的加工与钻孔。一般采用数控加工完型面后继续进行法向孔的加工来保证型面与孔的位置关系正确。但是在两面均为曲面的薄壁零件上加工法向孔时,由于零件壁薄、型面曲率大,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孔与型面位置关系无法保证,型面本身也会由于钻孔时产生的冲击力而导致不合格。加工中也难于进行装夹。加工此类零件的法向孔费时费力,长时间占用数控机床,出现超差零件基本上无法返修,因而废品率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向孔钻孔夹具。这种法向孔钻孔夹具不仅可以避免薄壁零件在钻孔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使加工后孔与型面位置关系正确,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法向孔钻孔夹具,含有钻模体及零件定位装置,钻 模体包含一与被加工零件外表面相适配的曲面,曲面上有多个与该曲面成法向的通孔;零件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钻模体一侧面的挡板及固定于钻模体曲面上的堵头,堵头朝向孔轴线的一面与被加工零件一端头相配合。
采用这样结构的钻孔夹具钻制两面均为曲面的薄壁形零件上的法向孔时,由于薄壁零件带曲面一面与夹具上钻模体的曲面相贴,增强了零件强度,钻孔时零件不易变形。堵头和挡板可以将零件迅速精确定位,采用普通机械方法,通过钻孔夹具上的法向孔钻制零件上相应位置的法向孔。此种夹具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这种法向孔钻孔夹具不但解决了零件变形问题,而且可以不占用数控机床资源,仅用常规机械方法进行钻孔。且钻孔合格率高,基本上不用返修。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被加工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法向孔钻孔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法向孔钻孔夹具A-A剖面图
图4 法向孔钻孔夹具与被加工零件组合加工示意图
图中编号说明:1钻模体、2挡板、3堵头、4曲面、5法向通孔、6、定位侧边、7零件曲面、8零件上法向孔、9被加工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被加工零件示意图。被加工零件9为两名均为曲面的薄壁型零件,零件上有法向孔8,零件曲面7为与夹具相贴合曲面。图2 所示为法向孔钻孔夹具,由钻模体1、挡板2和堵头3组成,在钻模体上有与被加工零件相一致的曲面4,曲面4上有多个与该曲面垂直的法向通孔5。堵头3与钻模体1可焊接在一起(也可采用别的方法固定)后进行机械加工(多采用数控加工方法一次成形),加工出与被加工零件9相贴合的曲面4和堵头3上定位零件的定位侧边6,定位侧边6也即零件的定位基准,该侧边与曲面及型面位置关系要满足定位公差要求。然后钻制多个法向通孔5。最后将加工好的挡板2用标准连接件固定于钻模体1的一侧面。
钻制被加工零件9上法向孔8时,如图4所示,零件上的零件曲面7与钻模体上的曲面4相贴合,零件侧边与钻模体上的定位侧边6精确贴合,用弓形钳等夹紧工具将钻孔夹具与被加工零件夹紧后通过钻孔夹具上的法向通孔5钻制被加工零件上的法向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囊式密闭双层装车鹤管
- 下一篇:油位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