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式放渣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544.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风冷 式放渣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附件领域,具体为适用于采用锅炉底部固态不连续放渣方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式放渣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放渣方式大部分采用常规的炉底放渣,放渣管上部与布风板焊接,下部与风室底部的风箱焊接,放渣时放渣管因受热迅速呈线性膨胀,当在布风板间与风室底部膨胀受阻时,经常出现放渣管与底部风室结合处的焊缝被拉裂现象,造成底部风室漏风,影响锅炉安全运行。
常规的放渣管为水冷式,它通过在放渣管上安装水冷却装置达到降低放渣管管壁温度的目的,但由于经常冷热交替变化,金属热疲劳导致放渣管水冷套管经常破裂,一旦水冷套管破裂,将导致锅炉水冷系统发生泄漏,造成锅炉停运,锅炉安全运行周期较短。
因此,提供一种即能够降低锅炉放渣管管壁温度,又能够解决放渣管与风室结合面的韩裂缝撕裂而漏风问题,进入提供锅炉安全运行周期的放渣管,已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锅炉放渣管管壁温度,缩小因热膨胀造成的放渣管线性长度变化,从而解决放渣管与风室结合面的焊缝撕裂而漏风问题,延长设备安全运行周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式放渣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式放渣管,其上部焊接在布风板1放闸口下部,其下部与底部风室钢板2焊接,底部风室钢板2同时与放渣口闸板3上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管的管体外设置有多段散热片5,散热片5之间通过耐高温弹簧4固定。
所述的散热片5为耐高温型铝合金制作成而成的纵剖面呈半圆形的散热片;
所述的散热片5与布风板1之间留有空隙;同时散热片5与底部风室钢板2之间留有空隙,散热片5通过设置在放渣管上的限位销6限制散热片5的最下端位置;
所述的散热片5为成对固定在放渣管的外部上,且纵剖面呈半圆形的散热片5的横截面弧形直径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径。
有益效果:为增强设备的耐高温性能,放渣管采用耐热合金钢管材,散热片采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耐高温型铝合金材质。固定散热片用的弹簧采用耐高温材质,为方便散热片的安装和检修,散热片采用纵剖面面呈半圆形结构,用耐热弹簧贴服于放渣管外壁上。散热片不采用硬链接方式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放渣管横向膨胀时散热片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布风板1、底部风室钢板2、放渣口闸板3、耐高温弹簧4、散热片5、限位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式放渣管,其上部焊接在布风板1放闸口下部,其下部与底部风室钢板2焊接,底部风室钢板2同时与放渣口闸板3上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渣管的管体外设置有多段散热片5,散热片5之间通过耐高温弹簧4固定。
所述的散热片5为耐高温型铝合金制作成而成的纵剖面呈半圆形的散热片;
所述的散热片5与布风板1之间留有空隙;同时散热片5与底部风室钢板2之间留有空隙,散热片5通过设置在放渣管上的限位销6限制散热片5的最下端位置;
所述的散热片5为成对固定在放渣管的外部上,且纵剖面呈半圆形的散热片5的横截面弧形直径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径。
本实用新型用磨具铸造成两个纵剖面呈半圆形的翅片式散热片5,散热片横截面弧形直径等同于放渣管管壁外径,散热片纵向长度根据放渣管在风室内的长度安装长度而定。安装时将放渣管上部焊接在布风板1放闸口下部,放渣口闸板3上部焊接在底部风室钢板2上。待放渣管位置固定后,根据布风板1下部至底部风室间的距离将加工好的纵剖面呈半圆形的一对铝合金散热片5用耐高温弹簧4固定在放渣管外壁上,散热片5与布风板1和底部风室钢板间留有一定的膨胀间隙,防止散热片5受热膨胀挤压变形。在放渣管与底部风室结合处的上部的放渣管上焊接两根限位销6,防止铝合金散热片因自身重力下滑至底部风室钢板2上从而致使预留的膨胀间隙消失。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