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403.3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合军;舒德斌;郭柏福;田家元;万建义;郑成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降温 液氮 快捷 转移 冷冻 样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样品超低温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研和生产中常需要对活的精子、组织、胚胎等进行超低温保存。在对样品进行超低温保存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降温程序使活的样品由常温范围过渡到超低温范围再在-196度的液氮中长期保存。目前,常用有两大类的降温方法:一类是全人工的经验方法;另一类是使用程序降温仪精确控制降温程序的方法。第一类方法产生于程序降温仪发明之前,基于液氮温度分层规律,越接近上层温度相对越高,将样品在不同深度停留之后沉入深层液氮。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不同操作者之间将会产生不同的冻存效果。程序降温仪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操作上的误差,使得不同人之间在降温程序控制上可以保证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使降温的过程更加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鉴于程序降温仪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精确的降温程序控制,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程序降温仪可以对样品降温过程按预定程序进行严格控制,但不具备对样品进行超低温保存的功能。因此,一旦样品降到预定温度就需要从程序降温仪迅速转移到液氮罐中保存。目前,程序降温仪冷冻室内支架的设计不具有直接在液氮罐内储存的功能。因此,在经过程序降温仪进行降温的样品向液氮罐内储存时必需经历将样品从程序降温仪的支架上取下放到专用的液氮样品提子中,再放入液氮罐中的操作。
一般程序降温仪冷冻室内的温度都在-110摄氏度,而且程序降温仪冷冻室内充满了雾气,能见度极低。因此,在样品转移过程中需要带厚厚的防冻手套,而且只能摸索进行,操作极为不便。一般样品的转移需要花费几分钟以上。同时,程序降温仪冷冻室盖子一旦打开,降温过程将会停止。程序降温仪降温室内温度将会迅速回升,而温度回升会严重影响样品冻存的效果。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冷冻样品从程序降温仪冷冻室向液氮罐中转移的技术难题,从而提供一种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快捷完成冷冻生物样品向液氮罐中转移过程,极大地减少样品温度回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包括纱布,在纱布的周边设有穿绳孔,连接绳穿过穿绳孔。所述的连接绳为棉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及方法,与传统程序降温仪支架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从程序降温仪支架向液氮罐的冻存管支架转移环节,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冷冻样品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内转移的过程,减少冷冻样品的温度回升过程;
(2)转移装置对冻存管规格大小和多少没有严格要求,适用性强;
(3)可以通过调整冻存管量的多少来适应口径大小不同液氮罐;
(4)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制作;
(5)使有限的液氮罐中储存更多的样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包括纱布1,在纱布1的周边设有穿绳孔2,连接绳穿过穿绳孔2,所述的连接绳5为棉绳。
本实用新型的作过程如下:
1、根据冷冻样品的数量,程序降温仪降温室尺寸以及预存放液氮罐的口径,裁剪医用纱布1,确保所裁纱布1可以兜起所有冷冻样品;
2、在纱布边缘附近,开设出多个穿绳孔2;
3、截取连接绳1,连接绳1为棉绳;
4、将连接绳1依次从穿绳孔2中穿过,制成口径可伸缩的纱布网兜,将连接绳末端系在一起,完成从程序降温仪向液氮罐快捷转移冷冻样品的装置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在程序降温仪冷冻室中将做好的纱布网兜摊开;
2、将装有样品的冻存管4均匀摆放到纱布兜中,根据冷冻管多少增加配重钢珠3;
3、将连接绳5末端放在程序降温仪冷冻室之外,关闭程序降温仪冷冻室盖子;
4、程序降温仪冷冻室内一旦降到预定温度,即可在打开程序降温仪冷冻室盖子的瞬间,提起打结的绳子头,纱布网兜将冻存管4及配重钢珠3包裹在一起,迅速将其提出放入液氮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套电线表皮切刀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温控开门功能的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