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桥梁安装用三维调整机及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113.9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俊;任自放;王昕煜;徐丽杰;暂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百善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桥梁 安装 三维 调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桥梁安装用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桥梁安装用三维调整机及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预制桥梁(或者箱梁)从预制场地运输到架设施工现场后,就需要把桥梁以允许的架设精度架设到位,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桥梁架设落位后通常不能够达到预定的架设精度,这就需要对桥梁架设后的位置进行细微调整,一般做法是先落梁、再调整。
中国专利文献CN 1800497A公开“一种大型预制箱梁架设定位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施工过程:1、起吊机起吊箱梁1a移位靠近箱梁架设位置;2、起吊机下落主钩缓慢放下箱梁1a,在离墩柱1.5米左右停钩;3、预先在墩柱顶部的施工测量人员通过已画好的标记目测箱梁定位架2a横桥向中心线与墩柱横桥向中心偏差不超过2cm即可,如果偏差超过这个范围,继续调整起吊机的吊臂直到满足精度要求;4、缓慢下落箱梁,墩顶施工人员手动打开定位架2a下端的千斤顶3a,达到一定的行程,使千斤顶3a与定位斜块5a留有1cm左右的空隙距离;5、继续缓慢下落箱梁1a,下落过程中实时监测箱梁的下落位置,如果发现箱梁有偏离横桥向中心线的位置,则启动千斤顶3a进行顶推纠偏;6、整个监测过程一直保持进行,直到箱梁准确落位于墩柱支座6a上为止;7、墩顶施工人员拆卸定位导向滚轮4a装置,为下一片箱梁1a架设定位使用做准备。预制桥梁安装采用大型起重机械吊装桥梁,由于起重机无法精确安装到位,一般会采用设置一些反力点辅助定位,但是该方法定位精度低、效率低,同时由于是人工操作,安全性较差,对桥梁本身也会有一定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桥梁安装用三维调整机,其通过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竖向及水平方向调整,能克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调整精度高,由多个上述的三维调整机组成的调整系统,可实现桥梁整体快速的调整到设计位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桥梁安装用三维调整机,包括外框以及设于其内部的内框,所述内框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液压顶,以使所述第一液压顶可竖直向上顶升桥梁,由所述外框的外侧向其内侧沿水平方向设有若干第二液压顶,且所述的第二液压顶均与对应的内框外围呈垂直设置,以通过第二液压顶控制桥梁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液压顶及所述第二液压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由控制系统控制动作。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底部内侧设有镜面不锈钢板,且在所述镜面不锈钢板表面涂有润滑剂,所述内框底部设有四氟板,所述内框及四氟板一并安装于所述镜面不锈钢板上部。
由于四氟板在涂抹了润滑剂的镜面不锈钢板上的滑动摩擦系数μ1为0.02~0.05,桥梁底部与第一液压顶接触部位的摩擦系数μ2为0.5,μ1<μ2,故桥梁、第一液压顶及内框可通过第二液压顶动作而在外框内水平滑移。
优选的,所述外框及内框均采用顶部开口的四方盒体结构,且所述内框设于所述外框内部中心位置,并使外框四周平行于内框四周,所述第一液压顶固定在所述内框内部,所述第二液压顶有四个,且分别由外框的四周外侧向其内侧沿水平方向与对应的内框四周垂直设置。外框及内框均可采用常用的结构用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高度大于所述内框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液压顶的最小顶升量高度,当第一液压顶的顶升量最小时,桥梁支撑于外框上。
一种预制桥梁安装用调整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的三维调整机,每个所述的三维调整机的控制系统均与一个中控系统相连,可通过所述中控系统统一控制所述多个三维调整机动作。中控系统对每个三维调整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统一给予指令,然后由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一液压顶、第二液压顶动作,使每个三维调整机的动作一致,这样可使桥梁在调整过程中不变形,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自动化程度高,调整效率高,中控系统可以采用PLC系统,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的可编程控制系统也可运用于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三维调整机。三维调整机的数量是根据桥梁支撑特点确定,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百善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百善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的发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雷达传感器在线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