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模具控温机容器和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9566.8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湘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湘凉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77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模具 控温机 容器 管道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具控温机。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561575Y的专利文献介绍了“模具控温机的容器和管道结构”。它包含(工质和/或工质冷却液的)容器和管道,管道将容器连通到模具控温机外部的端口;最少有2条管道集成在一个立方实体内构成管道集成块;管道集成块的一面设置有供连通到模具的外端口,另一面设置有与容器相连通的内端口。它在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加以紧凑,以方便保温的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模具控温机容器和管道结构,以实现方便保温、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所引述的背景技术基础上,改变内端口的设置。具体是:在管道集成块上设置孔位,在该孔位的侧壁设置连通到工质容器的内端口。即:
改良的模具控温机容器和管道结构,包含相互固装的工质容器和管道;管道将工质容器连通到模具控温机的(供连通到模具的)外端口;最少有2条管道集成在一个立方实体内构成管道集成块;管道集成块的表面设置有供连通到模具的外端口,其特征是:管道集成块上有这样的孔位,该孔位在其侧壁设置有与工质容器相连通的内端口。
进一步的,所说的工质容器内有隔板分隔工质容器为进口层和出口层;并且进口层和出口层中都安装有热源(比如电热管);工质(比如热媒油)依次流经进口层和出口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更加方便实现保温;又由于工质容器内隔板和热媒油流路的如上段所述的设置,使得热媒油受热的时间长,出口热媒油的温度均匀,提高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工质容器 212工质容器出口
19隔板 22外端口
11进口层 221工质进口
12出口层 222工质出口
2管道集成块 23冷却水管路
21内端口 3冷却水容器
211工质容器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改良的模具控温机容器和管道结构,包含相互固装的工质容器1和管道;管道将工质容器1连通到模具控温机的(供连通到模具的)外端口22;最少有2条管道集成在一个立方实体内构成管道集成块2;管道集成块2的表面设置有供连通到模具的外端口22,其特征是:管道集成块2上有这样的孔位29,该孔位在其侧壁设置有与工质容器1相连通的内端口21。
如图所示,在实施例,所说的孔位29是通孔,工质容器1对准该通孔,与管道集成块2固装;电热管(图中未示出)穿透该通孔伸入工质容器1并且相互固装。
如图所示,在实施例,所说的工质容器1内有隔板19分隔工质容器为进口层11和出口层12;并且进口层和出口层中都安装有热源(比如电热管,图中未示出);工质(比如热媒油)依次流经进口层和出口层。
如图所示,在实施例,热媒油从工质进口221进入管道集成块2,依次经过工质容器进口211、工质容器1(依次经过进口层11、出口层12)、工质容器出口212,再从工质出口222流出管道集成块2。
如图所示,在实施例,工质容器1置于冷却水容器3中;工质容器1、管道集成块2、冷却水容器3相互固装。并且,管道集成块2内布设有冷却水管路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湘凉,未经谢湘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9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自行车POS机
- 下一篇:聚酯生产中切粒干燥设备的单切双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