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6971.4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成;田亚军;孟宏伟;裴文良;刘立志;刘娜;殷力鹏;马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2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属于对矿井生产过程中给排水泵组的运行监测、控制和数据分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矿井生产过程中,水泵组是普遍采用的给排水方式。现有的矿井水泵控制系统由于采集、分析、控制的完备程度有限,只是在井下泵站实现监控操作,难于实现真正意义的无人值守泵站,难于实现矿井多泵站远程集中监控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矿井水泵控制系统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矿井多泵站远程集中监控和维护。为提高矿井多泵站远程集中监控的可计划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减人增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地面集控站、井下操作控制台等。在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内安装用于泵站水泵组的控制系统,地面集控站和井下操作控制台安装与控制系统相关联的监控、图形和报表软件系统。控制系统和软件实时获取区段电网参数和峰谷参数,实时采集排水管流量、排水管压力、水仓水位、泵体真空度、电机轴承温度、电机绕组温度,实时采集电动球阀开关、电动闸阀开关及过位置,采集高压防爆开关、高压软启动参数和水泵电机电流、电压等每个相关环节的传感器参数、设备参数和工况状态信息,通过一系列逻辑运算和闭环控制回路形成控制指令和各类报警,输出驱动高压隔爆开关、高压软启动器、水泵电机、电动闸阀和电动球阀等,实现矿井泵站多水泵和水道管网的有序控制、辅助调度和报表输出;可以在矿井多个泵站配备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及所辖系统。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与地面集控站远程监控操作、井下操作控制台本地控制操作构成两级监控模式,地面集控站更有监控矿井多套无人值守水泵控制系统的优势,更有监控矿井涌水和移峰填谷用电的益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1,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1上连地面集控站2并连接井下操作控制台3;下连水泵排水管流量传感器4、排水管压力传感器5、水仓水位传感器6、泵体真空度传感器7、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8、电机绕组温度传感器9,下连电动球阀10开关、电动闸阀11开关,下连高压防爆开关12、高压软启动器13、水泵电机电流传感器14、水泵电机电压传感器15等。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1与地面集控站2和井下操作控制台3构成两级集中监控模式;在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1内安装用于水泵站的控制系统;地面集控站2和井下操作控制台3安装与控制系统相关联的监控、图形和报表软件系统;控制系统和软件从地面集控站2实时获取区段电网参数和峰谷参数,实时采集水泵排水管流量传感器4、排水管压力传感器5、水仓水位传感器6、泵体真空度传感器7、水泵电机轴承温度传感器8、水泵电机绕组温度传感器9,采集电动球阀10开关、电动闸阀11开关等状态,采集高压防爆开关12、高压软启动器13、水泵电机电流传感器14、水泵电机电压传感器15等各类传感器参数、设备参数和工况状态信息,通过一系列逻辑运算和闭环控制回路形成控制指令和报警,输出驱动电动闸阀10、电动球阀11和高压隔爆开关12等执行机构,实现矿井泵站多水泵和水道管网的有序控制、辅助调度和报表输出;可以在矿井多个给排水系统配备多套矿用水泵自动化电控装置本体1及所辖系统。
本实用新型符合矿用相关国家标准,尤其适用于对矿井井下特殊环境中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监控和管理。为提高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6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料函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油泵与控制盒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