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的吊锚架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736.3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管兴伟;刘道寿;黎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熔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吊锚架 支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旋挖钻机的辅助安装机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旋挖钻机的吊锚架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旋挖钻机的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小整机运输高度、减小运输空间以方便运输,一般只是把吊锚架往下折一定的角度使其靠在上桅杆上的一吊锚架支座上,但是由于运输过程中有下坡或者震动都可能使吊锚架与上桅杆相互撞击,损坏吊锚架或者上桅杆,甚至会出现使吊锚架与配重相碰的情况,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支撑机构顶住并固定好吊锚架,由于上桅杆上的吊锚架支撑板的位置以及其角度在加工过程都是比较容易出现误差,所以必须要求支撑杆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而目前常用的支撑杆,调节螺母要拧很长的距离才能实现其固定和拆卸,其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生产、安装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的吊锚架支撑机构,实现固定支撑吊锚架不转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首端连接在旋挖钻机的上桅杆上,第二支撑杆的首端连接在旋挖钻机的吊锚架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套设在第一支撑杆的末端和第二支撑杆的末端,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堆叠,第一支撑杆的末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通孔和第一开口腰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开口腰孔和第三开口腰孔,第一支撑杆的末端穿过通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开口腰孔套设在第一支撑杆的末端,第一开口腰孔和第三开口腰孔依次套设在第二支撑杆的末端,第一开口腰孔分别与第二开口腰孔和第三开口腰孔垂直。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开孔的设计,可以确保控制了两个方向的自由度,然后通过螺母固定锁死,实现固定支撑吊锚架不转动。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末端穿过通孔后焊接在第一固定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更加牢固。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垫片,可以确保固定支撑吊锚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首端和第二支撑杆的首端分别设有支板。支板用作分别顶住上桅杆和吊锚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拧紧拧松两个螺母就可以实现两个支撑杆的活动和固定,很容易的实现自由拆装,吊锚架的运输过程中可以保证支撑牢固,不会发生碰撞;制作成本低,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6;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首端连接在旋挖钻机的上桅杆7上,第二支撑杆2的首端连接在旋挖钻机的吊锚架8上,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分别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的末端和第二支撑杆2的末端,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相互堆叠,第一支撑杆1的末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上,第一固定板3通过第一螺母5固定在第二支撑杆2上,第二固定板4通过第二螺母6固定在第二支撑杆2上。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螺母5之间设有第一垫片51,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螺母6之间设有第二垫片61,可以确保固定支撑吊锚架8。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3上设有通孔31和第一开口腰孔32,所述第二固定板4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开口腰孔41和第三开口腰孔42,第一支撑杆1的末端穿过通孔3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上,第二开口腰孔41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的末端,第一开口腰孔32和第三开口腰孔42依次套设在第二支撑杆2的末端,第一开口腰孔32分别与第二开口腰孔41和第三开口腰孔42垂直。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上开孔的设计,可以确保控制了两个方向的自由度,然后通过螺母固定锁死,实现固定支撑吊锚架8不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的末端穿过通孔31后焊接在第一固定板3上,通过焊接的方式更加牢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熔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熔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井循环液返出流量测定装置
- 下一篇:投杆憋压双作用式泄压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