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和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472.X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开;张洪祥;罗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流量 控制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和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取土成孔灌注桩施工机械,其靠钻杆带动回转斗旋转切削土,然后提升至孔外卸土进行周期性循环作业。旋挖钻机具有整机功率大、输出扭矩大、成孔质量优、操作灵活、施工效率高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其与不同规格的钻具配合,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旋挖钻机已成为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程机械。
目前旋挖钻机的液压系统大多数采用无压力切断的负流量控制系统,当系统压力高于设定的溢流压力时,系统溢流,大量的能量被浪费掉。旋挖钻机的液压系统采用节能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燃油消耗率,还能减少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提高发动机功率利用率,减少系统发热,提高设备正常使用的可靠性,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进行改进,以降低系统溢流实现节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和旋挖钻机,以解决现有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中系统溢流能量损失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包括:负流量控制泵、主阀、执行元件,还包括:顺序阀和梭阀;
所述顺序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负流量控制泵的出油口相连;
所述梭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顺序阀的出油口相连,其第二进油口与所述主阀的负反馈油口相连,其出油口与所述负流量控制泵的控制油口相连;
所述顺序阀的开启压力不高于所述主阀的溢流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顺序阀为内控式顺序阀。
进一步地,所述内控式顺序阀为内控外泄顺序阀。
进一步地,所述内控外泄顺序阀的泄油口与油箱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顺序阀的出油口相连,其出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一进油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阀为负流量控制多路阀。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元件为油缸或马达。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该旋挖钻机设置有上述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增设有顺序阀和梭阀;顺序阀的进油口与负流量控制泵的出油口相连,且其开启压力不高于所述主阀的溢流压力;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顺序阀的出油口和主阀的负反馈油口相连。当负流量控制泵的输出压力大于溢流压力时,顺序阀开启,从负流量控制泵的输出的部分油液依次经过顺序阀和梭阀进入负流量控制泵的控制油口,由此减小负流量控制泵的输出量,避免溢流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进而降低了液压系统的燃油的消耗率和功率损失。并且,该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其设有上述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由于上述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该旋挖钻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负流量控制泵
11控制油口
2主阀
21负反馈油口
3执行元件
4顺序阀
5梭阀
6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旋挖钻机负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包括:负流量控制泵1,主阀2,执行元件3,还包括:顺序阀4和梭阀5。
其中,顺序阀4的进油口与负流量控制泵1的出油口相连;顺序阀4的开启压力不高于主阀2的溢流压力;
梭阀5的第一进油口与顺序阀4的出油口相连,第二进油口与主阀2的负反馈油口21相连,梭阀5的出油口与负流量控制泵1的控制油口1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