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059.3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2/50;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使得产品多样性加剧,而多样性意味着产品特色明显,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客户的眼球,当然成本压力日益增加。
因结构、成本等诸多因素,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由传统的整合PCB的方式,逐渐采用电子线,FFC、FPC等通过连接器将功能模块连接到主板。然而连接器的使用给PCB布局也带来了不少限制和隐患。
图1是现有技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连接器5包括脚位51、绝缘体52和U形固定件53。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U形固定件53包括第一竖向件531、第四纵向件532和第五纵向件533。第一竖向件531基本设置于绝缘体52内,第四纵向件532设置于绝缘体52内,第四纵向件532与第一竖向件531的端部固接,第一竖向件531的另一个端部延伸出绝缘体52,形成固定位5311,固定位5311与设置于绝缘体52外的第五纵向件533固接。固定位5311在PCB加工时用于连接器的固定。
进一步将,第四纵向件532和第五纵向件533与绝缘体52塑胶成型,使两者固定在绝缘体52中。
图3是现有技术PCB的局部电路图6。该局部电路图6中,61为焊盘,62为信号线,M为信号线62的局部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5与PCB电连接时的示意图。脚位51与信号线62连接,U形固定件53与焊盘61连接。在U形固定件53与焊盘61连接时,如图4所示,第五纵向件533超出了焊盘61的位置,并且紧贴PCB,导致信号线62紧密接触到第五纵向件533;当干扰电流100注入该连接器5时,信号线62耦合到的干扰直接对第五纵向件533放电,导致M区域的信号线62烧断,产生品质不良。
因此,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因结构设计缺陷,从而易导致PCB产生烧线、短路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因结构设计缺陷、从而易导致PCB产生烧线、短路等故障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F形固定件,所述F形固定件包括基本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竖向件、及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所述第一纵向件和第二纵向件的一端分别固接在所述竖向件的端部和中部,所述竖向件另一端部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形成用于将该连接器固定于PCB上的固定脚位,所述固定脚位的横截面积小于与其固接的所述PCB的焊盘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纵向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凸起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纵向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纵向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凸起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纵向件的第二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F形固定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第三纵向件,所述第三纵向件与所述固定脚位固接,两者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与两者固接的所述PCB的焊盘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三纵向件的端部还形成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该连接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PCB的信号线电连接的脚位,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所述固定脚位设置于所述底面,所述脚位设置于所述顶面或者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竖向件、第一纵向件、第二纵向件、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F形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竖向件、第一纵向件、第二纵向件、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第三凸起一体成型,以形成基本呈F形的所述F形固定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连接器采用F形固定件,F形固定件基本嵌设于绝缘本体内,露出绝缘本体的部分形成固定脚位,该固定脚位的横截面积小于与其固接的PCB的焊盘的面积,从而在使用该连接器连接PCB时,避免固定脚位与信号线以及电源接触短路,也避免了信号线耦合的高电压高电流对固定脚位放电导致信号线烧断的问题,提高了使用该连接器的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PCB的局部电路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与PCB电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偷油油箱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研究激波与不同形态液体相互作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