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流连续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842.8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光;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昊一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C01F1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56120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连 反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精细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流连续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厂生产无机产品的设备中,一般是将两种反应原料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搅拌,使原料之间进行反应得到最终产品。上述设备在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很难将两种反应原料按照比例进行反应,这样很容易产生副反应或原料剩余。因此,上述设备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无机产品的纯度,粒径等各方面的要求。由于上述设备中反应液同时加入或一种原料通过滴加加入,对设备的体积等方面要求较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将反应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反应制备高品质无机产品的设备。
传统液液合成制备无机产品普遍采用正向合成、反向合成和并流合成等方式,存在局部过滤,晶体生长造成粒度分布变宽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功能材料对粒子形貌粒度分布的严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机产品的合成中局部过滤、晶体生长造成粒度分布宽,无法满足现代功能材料对粒子形貌粒度分布要求的技术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并流连续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反应器本体(1),反应器本体(1)从下到上设有并流反应腔(4)和搅拌腔(5),并流反应腔(4)和搅拌腔(5)通过限流板(6)隔开;限流板(4)中间开限流孔(15);并流反应腔(4)由并流反应腔的底部(17)、限流板(4)和反应器本体(1)的侧壁围成;在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16)设有第一物料进口(2);在反应器本体(1)下部外周环绕反应器本体(1)设有储液槽(10),储液槽(10)壁上开有第二物料进口(11);在反应器本体(1)的上部的设有物料出口(3)。
其中,所述并流反应腔(4)的底部(17)上设有第一喷液孔(7)和导流帽(13)。
其中,在搅拌腔(5)内相邻的搅拌桨叶(8)之间反应器本体(1)壁上设有挡板(9)。
其中,导流帽(13)为锥形,其设于并流反应腔(4)的底部(17)中央。
其中,该设备还包括电机(14)。
其中,在并流反应腔(4)底部(17)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喷液孔(7)。
其中,在并流反应腔4所在的反应器本体(1)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喷液孔(12)。
其中,该设备还包括在反应器本体(1)底部(16)或储液槽(10)壁上还设有第三物料口用于三种原料进行并流连续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发了一种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逐渐混合并同时瞬间进行反应的设备。该设备有效防止了其中一种原料过量带来剩余和副反应等问题,使反应按照比例进行,该设备是通过将反应原料并流混合进行反应,不断将反应原料加入到设备中生产产品的过程,可以生产各种高品质的无机产品,特别是粒径较小的无机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编号分别表示为:1-反应器本体;2-第一物料进口;3-物料出口;4-并流反应腔;5-搅拌腔;6-限流板;7-第一喷液孔;8-搅拌桨叶;9-挡板;10-储液槽;11-第二物料进口;12-第二喷液孔;13-锥形导流帽;14-电机;15-限流孔;16-反应器本体的底部;17-并流反应腔的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昊一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昊一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上盖自动弹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编织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