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845.X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岳庆;谢翔宇;沈训龙;徐继欣;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重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26;G01N3/24;G01N19/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368 浙江省绍兴市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支座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桥梁支座是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支座失效时,将会导致桥梁结构整体失效。如果支座选择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其后果是在桥梁上部或者下部造成结构的破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型和特大型桥梁支座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现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大吨位桥梁支座的力学性能检测要求。国内现有用于支座质量检测的全自动桥梁压剪试验机,一般最大的涉及试验荷载均不超过10MN,按照相关支座标准,只能对6MN以下承载力的支座进行成品力学性能检测。受试验机加载力值限制,对于大吨位桥梁支座的质量控制,仅局限于尺寸及外观检测,而对于其成品力学性能的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手段,大量6MN以上承载力的桥梁支座,其力学性能质量均不能通过试验得以有效验。
因此,本发明人经过研究,研发出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能够实现大吨位桥梁支座力学性能的全项目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包括底座,液压系统,承载装置,剪切拉板和可拆卸加长杆,承载装置包括移动横梁,移动横梁安装在滑杆上,移动横梁下依次为上承载板,转角板和下承载板,下承载板位于底座上;液压系统包括主机活塞,水平液压顶和垂直液压顶,其中主机活塞位于底座中,剪切拉板与水平向液压顶相连,与下承载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可拆卸加长杆与垂直向液压顶相连,对应转角板的一端的正下方;当承载系统加固试样后,通过剪切拉板和可拆卸加长杆向试样施力来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移动横梁的四角部位还装有四个光栅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液压系统中还包括三个电液伺服阀。
进一步,水平向液压顶连接有负荷传感器。
进一步,垂直向液压顶连接有负荷传感器。
进一步,下承载板下装有滑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采用大吨位的液压系统提供试验加载力源,可同时对压、剪、转试验力进行测试,并自动调整补偿竖向试验力,有效提高水平向加载或转角试验加载时的检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底座1; 主油泵2;
主机活塞21 ; 垂直向液压顶22;
可拆卸加长杆221; 水平向液压顶23;
剪切拉板231; 电液伺服阀24;
移动横梁31 ; 上承载板32;
下承载板33 ; 滑轮331;
转角板34;
滑杆35; 光栅位移传感器36;
负荷传感器41; 负荷传感器42;
试样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桥梁支座压剪试验机,包括底座1,液压系统,承载装置,剪切拉板231和可拆卸加长杆221,承载装置包括移动横梁31,移动横梁31安装在滑杆35上,移动横梁31下依次为上承载板32,转角板34和下承载板33,下承载板33位于底座1上;液压系统包括主机活塞21,水平向液压顶23和垂直向液压顶22,其中主机活塞21位于底座1中,剪切拉板231与水平向液压顶23相连,与下承载板3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可拆卸加长杆221与垂直向液压顶22相连,对应转角板34的一端的正下方。其中下承载板33和转角板34、上承载板32和转角板34之间均可以安放试样5,进一步,下承载板33安装有滑轮331,可用于将试样5运送到底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重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未经浙江中重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链路稳定性的Ad Hoc网络多径路由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