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泡雾化细水雾灭火喷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498.0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强;魏东;吴晋湘;徐方;刘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强;魏东;徐方;吴晋湘;刘联胜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雾化 水雾 灭火 喷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消防设施技术领域,一种灭火喷枪。
背景技术
灭火枪是消防灭火中重要的工具,但是现有的应用最多的为双流体细水雾喷枪,这种喷枪用气量大,在低气压、低气液的条件下雾化效果不明显,灭火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两相流细水雾灭火系统,基于气泡雾化原理对水雾喷枪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工作压力低、雾化介质耗量小的气泡雾化细水雾灭火喷枪,包括喷枪套、喷雾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口、进气口、液体开关弹簧、液体控制塞、密封胶圈、开关套筒、开关扳机、连杆、气体开关弹簧、气体控制塞、多空内管、节流孔、混合室,进气管与进液管平行,所述进液管一端为进液口且中间部位设有液体开关弹簧,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设有液体控制塞,液体控制塞前端固定有密封胶套,所述液体控制塞前端、开关扳机和连杆后端位于开关套筒内,连杆位于液体控制塞前端,连杆上固定有开关扳机,连杆上侧设有空气开关弹簧,连杆前端与气体控制塞连接,气体控制塞另一端与多孔内管相连,多孔内管前端与混合室相连,混合室内设置6个2-3mm的节流孔,混合室另一端与喷雾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双流体细水雾喷枪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比较小,能耗小,达到相同的雾化效果和灭火效果时,所需雾化气体总量远小于传统双流体细水雾喷头,同时应用于移动式细水雾灭火系统时可以减小系统的总质量,系统使用方便灵活。与单流体细水雾喷枪相比,本实用新型喷枪工作压力可以比普通单流体雾化喷头低10多倍,不需使用高压泵,可以提高系统安全系数,有利于降低系统造价。本实用新型基于气泡雾化原理,利用水和气体(CO2或压缩空气)介质在混合室内混合,形成均匀泡状流,最终由气、水混合液由喷头喷出形成细水雾,利用这种雾化方式可以在低压条件下获得具有良好灭火效果的1级细水雾。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移动式两相细水雾灭火装备,有效扑救A、B、E类初起火灾,在低压、省水的条件下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灭火用水经进液口1进入喷枪,进口压力在0.7-0.8MPa;气体介质经进气口2进入喷枪,进口压力为0.8-0.9MPa。扳动喷枪开关扳机8,在扳机的作用下连杆9水平移动,连杆带动气体控制塞12向左侧运动,开通气体通道;另一方面,连杆9压迫液体控制塞向左侧运动,开启液体通路。气、水通路开启后,两种介质分别经各自的通路进入混合室15,在混合室内形成均匀的泡状流,最后由喷嘴16喷出,气水混合液喷出后在极短的距离内由于内外压差的增大,气泡急剧膨胀直至“爆炸”破碎,将水滴进一步破碎为粒径更细的细水雾,实施有效灭火。
多孔内管13的管壁上开有5-7排,每排四个小孔,孔径1-1.5mm,小孔的设置能够保证雾化气体均匀的注入水中,形成两相泡状流。混合室内设置6个2-3mm的节流孔14,以保证混合室内的压力并防止气压过大引起的液体回流。喷雾头16,顶部开设喷口,根据需要的雾化角可开设多个喷口,围绕中心均匀分布,也可在中心增加喷口,喷口直径为1.0mm~1.5mm。密封胶圈6来保证喷枪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强;魏东;徐方;吴晋湘;刘联胜,未经梁强;魏东;徐方;吴晋湘;刘联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辐射钟表用钢表带
- 下一篇:快速冷却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