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370.4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士明;何爱群;俞彬彬;杜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缀菱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鹤丰针织印染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8 | 分类号: | D04B1/18;D02G3/04;D01D5/253;D06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5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舒适度、保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内衣一般采用普通棉或粘胶类或者化纤混纺面料,但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油脂、水分,一直在通过表皮散发湿气。棉制的面料,由于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空腔,所以保暖性较好,穿着后刚开始比较舒适,但经过一段时间人体新陈代谢后会较为较粘,特别是比较容易出汗的人,人体产生的湿气更难挥发出去,尤其是冬天,人们感觉更湿冷,并且普通棉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化纤混纺面料存在高光点的缺陷,制作成衣穿着后易引起皮肤干燥、摩擦静电、起毛起球、闷气或透气性差、吸水性差及洗涤时易抽丝、柔软性不如纯棉等缺陷;化学纤维制的面料,该面料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保暖性透气性较好,轻巧;但是纤维摩擦容易产生静电,所以时间长了其内部会吸附很多灰尘和皮屑,另外,孔数越多纤维越粗糙,其贴身性就越差。
现有技术采用双层织造,也有使用内外层不同原料,但是体现为面料较厚,很难满足现代人都喜欢穿着轻薄舒适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着轻薄舒适的保温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面料,包括内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粘胶纤维混纺线与涤纶混纺线相互成圈套连,经收缩整理后的双面平布结构,其外表面为粘胶纤维混纺平布结构,内表面为涤纶混纺平布结构,其中,粘胶纤维混纺线的线圈长度比涤纶混纺线每100针长1CM。
进一步地,上述平布结构为纬平组织结构;上述涤纶为异型截面涤纶;上述粘胶纤维为高吸湿膨胀的粘胶纤维。
更进一步地,上述粘胶纤维混纺线是重量比为1∶20的氨纶和粘胶纤维组成的粘胶纤维混纺线;上述涤纶混纺线是重量比为1∶11的氨纶和涤纶组成的涤纶混纺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单面组织结构通过不同回缩变为表里层结构,将高导湿的涤纶收缩为内层的材料,可以将内层的湿气导至面料表面,保持内层的干燥,同时导出的湿气充分利用,展现表层粘胶的高湿模量、高膨胀率。该面料穿着轻薄舒适,柔软温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表面,2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面料,它是由粘胶纤维混纺线与涤纶混纺线相互成圈套连,经收缩整理后的双面纬平组织结构,它包括内外表面,外表面1为重量比为1∶20的氨纶和粘胶纤维组成的粘胶纤维混纺的细平布结构,内表面2为重量比为1∶11的氨纶和涤纶组成的涤纶混纺的平布结构。在织布时加入了氨纶保证其弹性,同时调整不同原料的线圈长度,粘胶纤维混纺的线圈长度比涤纶混纺每100针长1CM,在染整过程中涤纶的收缩率比粘胶大,这样,通过整理后,让粘胶浮于面料的表面形成外表面1平布结构,涤纶收缩于面料的内层形成内表面2平布结构。其中,所述的粘胶纤维为高吸湿膨胀的粘胶纤维,涤纶为异型截面涤纶。
本实用新型将单面组织结构通过不同回缩变为表里层结构,将高导湿的涤纶收缩为内层的材料,可以将内层的湿气导至面料表面,保持内层的干燥,同时导出的湿气充分利用,展现表层粘胶的高湿模量、高膨胀率。该面料穿着轻薄舒适,柔软温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缀菱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鹤丰针织印染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缀菱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鹤丰针织印染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