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蹬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9549.6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米切尔·卡门·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蹬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蹬腿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更加关注。目前很流行的一种锻炼方式是去健身房中健身,塑造完美身材,提高身体素质。健身器材多种多样,但是,每个健身房都会拥有一台或几台蹬腿机,因为人们经常坐姿办公,脂肪很容易在大腿堆积,产生下肢血管老化等问题。蹬腿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锻炼大腿及臀部肌肉,而且其安全性在所有腿部复合动作中是最高的。蹬腿机可针对腿部及臀部进行专门训练,达到增加下肢力量,提臀,增强血液循环,减肥及强身健体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现有的蹬腿机一般具有机架1、脚踏板2、座垫组3、导杆4、档位调节机构5和控制机构6等部件。控制机构6包括把手和传动机构,通过档位调节机构5和控制机构6配合作用,限制脚踏板行程。在使用时,人们的双腿蹬脚踏板2,使座垫组3沿导杆4上下滑动,来锻炼腿部肌肉,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座垫组3在导杆4上滑动顺畅平稳。
传统蹬腿机的座垫组3上下滑动的方式是采用线性轴承,线性轴承带动座垫组3沿导杆4上滑动,此种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一、对线性轴承的强度要求很高,制造成本高;
二、对使用蹬腿机人们的体重有一定限制,无法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在现在的蹬腿机中,座垫组3上下滑动的方式也有采用滚轮,滚轮7带动座垫组3沿导杆4上滑动,滚轮7采用每侧“上二下一”的布局方式,如图1所示,在蹬腿机的两侧,两个滚轮7在导杆的上面,即两个滚轮分别是一个前上滚轮701和后上滚轮702;一个滚轮在导杆的下面的结构,即下滚轮703。如图2所示,滚轮7由滚轮体71、轴套72、滚轮镶套73和深沟球轴承74组成。滚轮体71的外弧口711紧贴导杆,滚轮体71的外弧口711深度为d1。滚轮7的轴向尺寸为L1。两侧滚轮7之间的距离与两导杆4之间距离保持一致,两导杆4平行,滚轮7夹住导杆4,紧度适中,滚轮的材质采用TPU,以保证硬度及安全性。此种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一、装好滚轮后,滚轮上下方向不能与导杆完全契合,尤其是人坐上座垫后,“三脚猫”现象较严重;
二、两侧滚轮之间距离与两导杆之间距离不能保证一致,具体表现在个别滚轮外圆弧无法与导杆契合,座垫组滑动过程中容易卡住,出现座垫组滑动时颠簸,不平稳顺畅的情况;
三、滚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碎,尤其是后轮,因为后轮承受较多的人体重量,更容易发生滚轮被压碎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蹬腿机,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蹬腿机,克服因人体重量而引起后轮易碎及滑动平稳性的问题,使坐垫组滑动平稳,滑轮耐久经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蹬腿机,具有机架、脚踏板、座垫组、导杆、限制脚踏板行程的档位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导杆的下面具有一个下滚轮,导杆的上面具有三个滚轮,分别是两个后上滚轮和一个前上滚轮,两个后上滚轮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连接件为固定板,固定板上的具有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后上滚轮转轴的两侧各具有一个固定孔,固定板通过螺丝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和后上滚轮的固定孔后固定在两个后上滚轮上,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后上滚轮的两侧。
优选的,固定板的中段还具有定位孔,定位轴插置在两个定位孔中。
优选的,滚轮的滚轮体由聚甲醛树脂材料制得。
优选的,滚轮的滚轮体外弧口深度比现有技术的外弧口深度浅。
优选的,滚轮的滚轮体外弧口深度为4±0.1毫米。
优选的,滚轮的轴向尺寸比现有技术的轴向尺寸缩短了。
优选的,滚轮的轴向尺寸为59.4毫米。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装好滚轮后,滚轮上下方向都能与导杆完全契合,人坐上座垫后不会产生三脚猫现象;
二、因为滚轮上下方向能与导杆完全契合,在座垫组滑动过程中,提高了滑动平稳性;
三、滚轮采用每侧“上三下一”的布局方式,解决了因后轮承受较多的人体重量容易压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滚轮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轮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上滚轮分解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9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