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刺机的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9429.6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F16C3/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轴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针刺机的针梁与导柱连接,导柱与偏心运动的连杆连接,而连杆与转动地支承在机架上的主轴连接,主轴与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当动力传动机构工作时,带动主轴旋转,由主轴带动连杆上下运动,由连杆的上下运动而带动导柱上下运动,进而由导柱带动针梁上下运动。由于布置有刺针的针床与针梁固定,因此随着针床的上下运动而由刺针对其下方的无纺织纤维进行缠结性刺合。
关于针刺机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2421298Y推荐的“错位刺针刺机”、CN2617795Y提供的“起绒针刺机”、CN201915224U披露的“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公布号CN102373579A介绍的“无端点针刺机”、CN101122067A揭示的“无端点工业用呢针刺机”、CN101122068A公开的“具四针区针刺的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和CN101122069A公诸的“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等等。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针刺机的共同特点是:主轴以及副轴(双轴平衡结构的针刺机除了主轴外还具有与主轴并行的副轴)都是整体结构,所谓的整体结构是指主轴的长度与被加工(被针刺)的无纺织物的门幅即宽度相适应。于是,在实际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弊端:就制造而言,加工难度大,并且安装麻烦。就使用而言,当要对用于支承主轴和/或副轴的轴承进行维护保养乃至更换时,所花费的时间冗长,通常需要1-2天,从而影响针刺机的作业效率;由于主轴及副轴笨重且冗长,因此在对轴承维护保养乃至更换时投入人力多并且需依赖吊运机械,工人的维护工作强度大;一旦主轴和/或副轴损坏,更换成本大,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使用成本。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降低制造难度并且有利于方便安装而藉以缩短制造者的制造周期、有益于显著节约维护保养以及更换轴承的时间而藉以保障针刺机的作业效率、有便于节约资源并且降低使用成本而藉以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相适应的针刺机的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针刺机的轴结构,所述的针刺机包括机架,所述的轴结构包括轴体和轴承座,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而轴体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座上,特点是:所述的轴体由至少一个第一轴体节段和至少一个与第一轴体节段的直径相同的第二轴体节段构成,在第一轴体节段朝第二轴体节段的一端构成有突起于第一轴体节段的表面的第一定位键,而在第二轴体节段朝向第一轴体节段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定位键的位置构成有同样突起于第二轴体节段的表面的第二定位键,并且当第一、第二轴体节段的端面彼此接合时,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键的端面相互接合,其中:第一、第二定位键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在第一、第二轴体节段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第一、第二定位键彼此固定连接的定位键连接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键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在第一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半圆腔,该第一半圆腔与所述轴体相配合,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固定连接,在该第二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二半圆腔,该第二半圆腔与所述第一半圆腔相对应并且与轴体相配合,其中:在所述的第一半圆腔的底部并且沿第一半圆腔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定位键槽,所述的第一定位键置入于定位键槽的一端,而所述的第二定位键置入于定位键槽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一螺钉孔,该组第一螺钉孔与所述的第一半圆腔相通,并且在各第一螺钉孔上配设有一第一螺钉,第一螺钉与所述的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间隔开设有一组第二螺钉孔,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间隔开设有一组第三螺钉孔,并且第二、第三螺钉孔彼此对应,在各第二、第三螺钉孔上共同旋设有一第二螺钉,藉由第二螺钉而将第一、第二连接片彼此抱合在所述的轴体上,并且将所述的第一、第二轴体节段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9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