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6254.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柱;尚德胜;刘万顺;韩哲;曹显忠;王文;夏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53 | 分类号: | H01H33/53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六氟化硫 开关 真空 补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开关技术的发展和电网规划的需要,六氟化硫高压开关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开关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开关在室外随温度的变化,开关内六氟化硫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同时由于每年要对开关内六氟化硫进行微水测试,或由于设备自身原因存在少量的漏气现象,部分开关六氟化硫压力会降低到标准值以下,此时就应当对开关进行补气,由于开关内六氟化硫气体对含水量要求较高,若含水量高会早成开关在开合的过程中熄弧时间过长,从而造成开关的动静触头烧损或灭弧室的爆炸。因此在对开关补气时应补入合格的六氟化硫气体,而长时间在空气放置的充气管道内含水量较高,不满足对开关补气的要求,单纯的抽真空装置无法满足对各管道真空的抽取。
因此,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难题,满足了对开关进行补气时抽真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工艺设计合理、制作简便、携带方便的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达到保证补气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包括阀门Ⅰ、补气接头、充气接头、阀门Ⅱ、电机开关、电机、车把手、真空压力表、管道Ⅰ、阀门Ⅲ、阀门Ⅳ、管道Ⅱ、真空泵、工具箱和车轮,所述的车把手底部设有工具箱,工具箱两侧设有车轮,车把手下部设有电机,电机表面设有电机开关,电机与真空泵相连接,真空泵通过管道Ⅱ与真空压力表相连通,管道Ⅱ上设有阀门Ⅲ和阀门Ⅳ,在阀门Ⅲ和阀门Ⅳ之间的管道Ⅱ上设有管道Ⅰ,管道Ⅰ通过阀门Ⅱ与充气接头相连通,充气接头通过阀门Ⅰ与补气接头相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同时便于携带及移动工作,大大改善了现场施工条件,提高了补气效率及质量,可满足不同型号六氟化硫开关的补气需要,保证补气管道的真空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阀门Ⅰ 2—补气接头 3—充气接头 4—阀门Ⅱ 5—电机开关 6—电机 7—车把手 8—真空压力表 9—管道Ⅰ 10—阀门Ⅲ 11—阀门Ⅳ 12—管道Ⅱ 13—真空泵 14—工具箱 15—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开关真空补气装置,由阀门Ⅰ1、补气接头2、充气接头3、阀门Ⅱ4、电机开关5、电机6、车把手7、真空压力表8、管道Ⅰ9、阀门Ⅲ10、阀门Ⅳ11、管道Ⅱ12、真空泵13、工具箱14和车轮15组成,车把手7底部设有工具箱14,工具箱14两侧设有车轮15,车把手7下部设有电机6,电机6表面设有电机开关5,电机6与真空泵13相连接,真空泵13通过管道Ⅱ12与真空压力表8相连通,管道Ⅱ12上设有阀门Ⅲ10和阀门Ⅳ11,在阀门Ⅲ10和阀门Ⅳ11之间的管道Ⅱ12上设有管道Ⅰ9,管道Ⅰ9通过阀门Ⅱ4与充气接头3相连通,充气接头3通过阀门Ⅰ1与补气接头2相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连接电机6的电源,充气接头3连接至带有压力表的六氟化硫气瓶上,关紧六氟化硫气瓶的开关,补气接头2连接至需要补气的开关阀门上,关紧开关上的阀门,将阀门Ⅰ1、阀门Ⅱ4、阀门Ⅲ10和阀门Ⅳ11全部打开,启动电机开关5,电机6带动真空泵13工作,查看真空压力表8,待表位至50帕时,关闭阀门Ⅰ1、阀门Ⅱ4、阀门Ⅲ10和阀门Ⅳ11,关闭电机开关5,将六氟化硫气瓶上开关打开,对管内充气,然后依次打开阀门Ⅳ11和开关补气口的阀门,对开关进行补气,待开关压力升值标准值后,依次关闭六氟化硫气瓶上的阀门、开关补气口阀门和阀门Ⅳ11,完成对开关的补气。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6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加工淀粉新型提胚装置
- 下一篇:磁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