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3587.0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叶仲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捷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4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柴油机上的新型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小型卧式单缸风冷柴油机机体上的油箱结构都不是整体式的,一般都是在油箱中部设置有如图5、图6所示的中心管,然后将吊环螺栓穿过该中心管后以螺母连接固定到柴油机的机体上,同时在油箱侧面设有沿油箱表面作圆周环绕的滚边,油箱后端还设有分别连接在滚边与柴油机机体上的连接板,用于增强连接牢固性。上述安装有油箱的柴油机用于配套安装在插秧机等移动作业的机械设备上使用时,往往存在不少缺陷,一、油箱上的中心管结构主要是在油箱上预先设置有顶冲孔和底冲孔,然后将中心管从顶冲孔和底冲孔装入后再沿圆周焊接而成的,存在加工结构复杂、油箱整体性差等缺陷,尤其是移动作业的机械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震动,该震动往往通过吊环螺栓直接冲击中心管,容易造成中心管与油箱焊接处的破裂;二、连接板与油箱滚边的连接通常都是焊接的,而且只在油箱一端设置这种连接结构,因此仅起到辅助加固的作用,在承受机械设备震动时,连接板与滚边的焊接处也容易破裂,对于油箱的减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方便,连接牢固可靠、不易破损,减振效果好的新型油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油箱结构,主要安装在柴油机的机体上,所述的油箱顶部设有灌油口和封闭灌油口的油盖,油箱侧面安装有开关阀,还设有沿油箱表面作圆周环绕的滚边,油箱后端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顶端与油箱的滚边相连接,底端连接在柴油机的机体上,所述的油箱为整体结构,在油箱前端还设有前撑板,该前撑板顶端与油箱的滚边相连接,底端与柴油机气缸盖的气门室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底端设有直角支撑板,该直角支撑板又同时固定在油箱底面;所述的一螺钉依次穿过连接板和直角支撑板连接在柴油机的机体上。
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连接板顶端与油箱滚边的连接结构是连接板顶端焊接在滚边上,再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省略了传统柴油机油箱中的中心管结构,并将油箱设计为整体结构,这种具有较好整体性的油箱不但加工更为简单方便,而且安装后不易破损,同时还在油箱前端增设有前支撑板、后端设置连接板、直角支撑板,这既增强了油箱与柴油机机体连接的牢固性、可靠性,也使得油箱前、后两端均被支撑后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未安装直角支撑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直角支撑板)。
图5为传统柴油机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传统柴油机油箱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并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1.油箱、2.油盖、3.滚边、4.螺栓、5.螺母、6.连接板、7.加强筋、8.直角支撑板、9.开关阀、10.前支撑板、11.螺钉、12.机体、13.气门室、14.中心管、15.顶冲孔、16.底冲孔、17.吊环螺栓。
新型油箱结构,主要涉及一种安装在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4.41KW的小型卧式单缸风冷柴油机上的油箱结构。
所述的油箱1设计为如图1、图3所示便于加工的整体结构,该油箱外形呈横卧的矩形状,在油箱1顶部设有用于灌装柴油的灌油口,该灌油口处设置螺纹连接的油盖2进行封闭;油箱1侧面安装有开关阀9用于输出柴油,还设有位于开关阀上方的滚边3,该滚边是一圈沿油箱表面作圆周环绕的环状结构。
所述的油箱1以图1中产品左边为前端、产品右边为后端,则油箱的前端设有一根前支撑板10,该前支撑板顶端与油箱1的滚边3通过两组螺栓4、螺母5进行连接固定,底端通过两颗螺钉11与柴油机气缸盖的气门室13相连接;油箱1的后端设有一根连接板6,该连接板顶端直接焊接在滚边3上,再通过螺栓4、螺母5作进一步连接加固,底端设有焊接固定的直角支撑板8,该直角支撑板同时又焊接在油箱1底面,一螺钉11依次穿过焊接固定的连接板6和直角支撑板8后连接在柴油机机体12上,通过直角支撑板8与螺钉11的连接结构极大增强了连接板6与柴油机机体1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连接板6上还设有加强筋7,起到增强连接板刚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图5、图6所示的传统油箱相比,其省略了在油箱1上设计顶冲孔15、底冲孔16及中心管14结构后既简化了产品加工步骤,使得油箱1整体性更好,而且也避免出现油箱与中心管14焊接处受吊环螺栓17震动冲击容易破裂的问题;同时油箱1前、后端均形成支撑,使得油箱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捷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捷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3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