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2348.3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傅金柱;赵文亮;姜丹;马海燕;扶廷喜;徐娜娜;闫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强 凝结水 处理 底部 树脂 收集 效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凝结水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子交换器床体底部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凝结水精处理离子交换器床体底部树脂收集的装置为穹形板加水帽装置,这种穹形板加水帽式树脂收集装置在水力作用下将树脂带至穹形板中央的卸树脂口,从而达到收集树脂的目的,但是,由于床底反洗进水或进气时,从水帽喷射出的水流或气流是向四周喷射的,使水帽周围的树脂的流动方向不明确,致使被带到穹形板中央卸树脂口的是随机性的,虽然穹形板有一定角度的中央凹陷,但是对树脂流动方向的影响不如水帽四周喷射的水力或气力,因此穹形板加水帽式床体底部树脂收集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干净,且浪费水量、气量较多,同时也降低了离子交换器的工作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床体底板上设置L型喷嘴,并改进水帽的结构,能够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用于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装置,包括床体底板,在所述床体底板上设置有若干L型喷嘴。
上述床体底板上的水帽上设有围栏。
上述水帽内设有十字逆止阀。
上述若干L型喷嘴以环形切向方式均匀布置安装在床体底板的次外环和中环间。
上述L型喷嘴包括L形弯头,在L形弯头上部安装喷嘴,所述喷嘴内设有单向逆止阀。
上述喷嘴内的单向逆止阀为带止回十字阀芯。
上述L形弯头的下部至少带有两个调节螺母。
上述围栏为U型围栏或半开放型U型围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依靠穹形板倾斜角度和水帽喷射的水力或气力收集树脂的方式上增加了环形切向喷嘴,或改变内环水帽向四周喷射水力或气力为仅向上方向,或改变内环水帽向四周喷射水力或气力仅向上和向中央方向,或减小部分水帽向四周喷射水力或气力,从而达到增强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L型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型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开放型U型围栏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十字逆止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床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用于增强凝结水精处理床体底部树脂收集效率的装置的基本结构包括床体底板1(参见图1),在床体底板1上设置有若干L型喷嘴2。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床体底板1上的水帽上设有围栏3。
参见图7,床体底板1上的水帽位置分别分布在内环1.1、中环1.2、次外环1.3和外环1.4上,所述若干L型喷嘴2以环形切向方式均匀布置安装在床体底板1的次外环1.3和中环1.2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L型喷嘴2包括L形弯头,在L形弯头上部安装喷嘴205,喷嘴205内设有单向逆止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喷嘴205内的单向逆止阀采用如图所示的带止回十字阀芯,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十字阀芯及弹簧203以及设置在十字阀芯及弹簧203前后端的滤网204和206,另外,在所述L形弯头的下部至少带有两个调节螺母201和202。
参见图2-图5,本实用新型在水帽上设置的围栏3可以采用两种形式:如图2和3所示的U型围栏,或者如图4和5所示的半开放型U型围栏。两种形式在围栏3的底部均有过水孔4。
本实用新型在水帽内还可以再设置十字逆止阀5。该十字逆止阀5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包括十字阀芯及弹簧504,设置在十字阀芯及弹簧504上下端的上下滤网501,在滤网501的外侧分别有上部带孔圆环505和下部带孔圆环502。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将8个L型喷嘴2以环形切向方式均匀布置安装在床体底板1次外环1.2和中环1.3的水帽间。将床体底板1的内环1.1和中环1.3上的水帽全部安装上围栏3,在水帽内部均安装上十字逆止阀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