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0025.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练锦华;许胜;徐长江;邹少岩;郭敏;郭兆东;柳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江机民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4 | 分类号: | G01L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轴拉压式亞 字形 标准 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属计量技术仪器仪表领域,主要用于检验试验机或其他力机的力值。
背景技术
我国加入WTO之前,检验试验机的力值,按国家JJG2045-1990《力值(≤1MN)计量器具检定系统》量传标准规定,采用JJG144-1999《标准测力仪》的0.3级。公知的拉压式0.3级标准测力仪,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仿外国拉压式标准测力仪设计的,弹性元件是扁环形弯梁结构,采用杠杆放大后百分表测量,结构比较复杂,除形大体重使用不方便外,更主要是它的技术指标较低,其中进回程相对误差规定不大于0.90%,一般在0.60%以上。我国加入WTO以后,试验机检验用测力仪,应采用按国际标准ISO376:2004《金属材料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测力仪的校准》修订后的国标GB/T13634-2008《试验机检验用测力仪的校准》中的1级,它的检验方法严格、各项技术指标高于JJG144-2007《标准测力仪》的0.3级,其中的进回程相对误差规定不大于0.30%,因此,目前仍广泛采用的0.3级标准测力仪,己不适用于检验试验机,特别是高精度试验机,用它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计量特性好,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T13634-2008和国际标准ISO376:2004中1级的特性要求,而且结构简单,形小体轻,数字显示的一种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它包括压盖1、钢球2、上拉头3、右悬臂梁4、左悬臂梁5、弹性元件6、表架7、杠杆8、测杆9、数字千分表10、下拉头11、底座12组成,其特征是:压盖1与钢球2固连在一起,测压力时安置在上拉头3的球凹中,弹性元件6呈亞字形立梁结构,它与上拉头3、下拉头11、右悬臂梁4、左悬臂梁5组成一体,右悬臂梁4与表架7固连在一起,左悬臂梁5与杠杆8固连在一起,表架7下端安装数字千分表10,杠杆8的下端安装測杆9,測杆9的右端面与数字千分表10的表头紧密接触,底座12有与下拉头11相配合的内螺纹,测压力时装上底座12。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元件6设计为亞字形立梁结构,比公知的扁环形弯梁结构的测力仪,它的净重减轻二分之一以上,它的进回程相对误差也减小了二分之一以上,具有良好的计量学特性,技术指标高于JJG144-2007《标准测力仪》的0.3级,达到GB/T13634-2008及ISO376:2004标准规定1级的特性要求,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1,能拉能压,结构简单,形小体轻,省料省工,成本低,符合低碳精神。
2,准确度高,示值稳定,进回程相对误差小于0.30%,各项技术指标高于JJG-2007中的0.3级,达到GB/T13634-2008及ISO:2004标准1级的特性要求,解决了国内需求,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3,数字千分表示值数显直观,并可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处理及结果打印等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盖,2,钢球,3,上拉头,4,右悬臂梁,5,左悬臂梁,6,弹性元件,7,表架,8,杠杆,9,测杆,10,数字千分表,11,下拉头,12,底座。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单轴拉压式亞字形标准测力仪,它包括压盖1、钢球2、上拉头3、右悬臂梁4、左悬臂梁5、弹性元件6、表架7、杠杆8、测杆9、数字千分表10、下拉头11、底座12组成。压盖1与钢球2固连在一起,测压力时安置在上拉头3的球凹中,弹性元件6采用亞字形立梁结构,它与上拉头3、下拉头11、左悬臂梁4、右悬臂梁5组成一体,右悬臂梁4,与表架7固连在一起,左悬臂梁5与杠杆8固连在一起,表架7下端安装数字千分表10,杠杆8的下端安装測杆9.測杆9的右端面与数字千分表10的表头紧密接触,底座12,有与下拉头11相配合的内螺纹,测压力时装上底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江机民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江机民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0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内3D虚拟触控系统
- 下一篇:计算机电源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