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775.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党;杨新龙;王泽坤;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安市新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62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重力 式水环 冷却 旋转 式造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装置,特别指一种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挤出造粒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冷却装置、牵引装置、切粒装置、打包装置,一方面由于所述机头、冷却装置、牵引装置、切粒装置、打包装置均水平分布,因此占地面积很大,浪费空间;另一方面牵引装置的牵引工作是人工进行,若工人不能及时进行牵引的话,塑料原料会粘成一团,因此操作人员的使用技术与技巧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还会造成造粒装置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塑料挤出造粒机组在现有的应用中要求占地大、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使用技术与技巧的问题,且具自清洁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的造粒装置由于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动力装置、底部装有造粒盘的机头、旋切刀盘以及冷却环,所述动力装置为旋切刀盘提供动力源,所述冷却环将造粒盘和旋切刀盘包覆在内。
所述冷却环包括上下布置并连接的一直筒段和一圆锥段,所述直筒段设有一进水口,所述圆锥段上大下小,圆锥段底部还设有一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造粒装置的各组成部分改为立式布置,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节省大量的空间;并设置冷却环将造粒盘和旋切刀盘包覆在内,为切出的塑料小颗粒充分冷却,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更加智能化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要求低;且出料时和冷却水一起排出,使出料更为顺利,且冷却水还将造粒盘和旋切刀盘浸泡,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增加了自清洁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的造粒装置由于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洁重力式水环冷却旋转式造粒装置,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动力装置1、底部装有造粒盘2的机头3、旋切刀盘4以及冷却环5,所述动力装置1为旋切刀盘4提供动力源,所述冷却环5将造粒盘2和旋切刀盘4包覆在内。
所述冷却环5包括上下布置并连接的一直筒段51和一圆锥段52,所述直筒段51设有一进水口(未图示),所述圆锥段52上大下小,圆锥段52的底部还设有一出口53。所述直筒段51的内空间较大,便于容纳造粒盘2和旋切刀盘4,所述圆锥段52上大下小,更利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熔融的塑料经过机头3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造粒盘2成型为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连续性的塑料条,这时在动力装置1的带动下旋切刀盘4高速旋转将连续的塑料条切断,成为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塑料小颗粒,冷却环5所提供的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经将切出的塑料小颗粒浸泡冷却,以保证塑料小颗粒不会相互黏结在一起,同时也对相关的零部件如造粒盘2和旋切刀盘4进行清洗,确保造粒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造粒装置的各组成部分改为立式布置,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节省大量的空间;并设置冷却环将造粒盘和旋切刀盘包覆在内,为切出的塑料小颗粒充分冷却,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更加智能化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要求低;且出料时和冷却水一起排出,使出料更为顺利,且冷却水还将造粒盘和旋切刀盘浸泡,相对于传统的造粒装置增加了自清洁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的造粒装置由于清理不及时而造成的堵塞。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安市新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安市新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