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式电子镇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881.5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吕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纽克斯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02 | 分类号: | H05B4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式 电子镇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器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触摸式电子镇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为电子镇流器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绿色节能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得以应用到各个领域。伴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的要求愈来愈高,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结构单一的电子镇流器,并且电子镇流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突破传统结构的电子镇流器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触摸式电子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触摸式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微晶面板和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外壳内设有功率驱动模块电路结构,所述功率驱动模块电路结构包括集成于同一电路板上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谐振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和触摸控制电路。
所述金属外壳、微晶面板和金属底板组合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
所述功率驱动模块电路通过螺丝固定在金属底板上,金属底板又通过螺丝固定在没有鳍片状或栅网金属外壳上,整块的微晶面板通过高强度的玻璃胶和金属外壳固定在一起。
所述金属外壳内设有散热片。
所述金属外壳内设有风扇。
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输入插座孔、输出线孔和风扇孔。用螺丝将插座和风扇固定在金属外壳上,用线扣将输出线固定在金属外壳上,其导线焊接在功率驱动模块电路上,完成电子镇流器的电气输入和输出以及散热功能。
所述散热片能改善散热效果,并通过安装在金属外壳上风扇的吹风和排风降低了产品的工作温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触摸控制电路具有金属弹簧,能紧密和微晶面板结合,通过微晶面板进行全触摸屏式操作,更加方便简单,安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触摸式新结构的电子镇流器,金属外壳表面无鳍片状或栅网的散热结构,体积更小,节省了铝材;表面通过微晶面板进行全触摸屏式操作,更加安全方便;内置风扇和散热片能改善散热效果,降低了产品的工作温度,大大提高了本产品的可靠性。此外,采用散热一体化的金属外壳结构,兼具美观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爆炸图。
附图中:
1-微晶面板;2-模块电路结构;3-金属外壳;4-风扇;5-插座;6-六角螺母;7-十字槽平头螺钉;8-十字槽平头螺钉;9-散热片;10-线扣;11-输出电源线;12-金属底板;13-十字槽平头螺钉;14-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触摸式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晶面板1、金属外壳3和金属底板12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设置于外壳内部的风扇4和散热片9改善了散热效果,降低了产品的工作温度;模块电路结构2包括集成于同一电路板上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谐振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及触摸控制电路,构成了一个具有新型结构的电子镇流器。
从机械结构上来看,该金属外壳3两侧外表面没有鳍片状或栅网的散热结构;通过十字槽平头螺钉14将功率驱动模块电路和金属底板12固定;再通过十字槽平头螺钉13将金属底板和金属外壳固定;高强度玻璃胶水将金属外壳3和微晶面板1装配粘合使触摸控制电路上的金属弹簧和微晶面板紧密结合;金属外壳的一侧面及内部通过线扣10装接有一个输出电源线11;通过十字槽平头自攻螺钉8、十字槽平头螺钉7和六角螺母6分别将风扇4和插座5固定在金属外壳的侧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纽克斯照明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纽克斯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