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层片式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3553.3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固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片式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层片式电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高频化、高速化和小型化方向的发展,具有短、小、轻、薄、可靠性高等优点的片式电感元件得到了广泛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一般的叠层片式电感器制造成本的降低,主要以原材料改良为主(如铁氧体粉料、内部浆料等),但此方法制作过程复杂,制作周期长。为了降低成本,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有限的单位面积或者体积内获得高感量的线圈,减少制造所需的材料和时间。对于其他非叠层片式的电感器可以通过增加印刷或绕线线圈数量来提高电感量,但对于叠层片式电感器,其尺寸是固定的(厚度约0.3mm-0.8mm),且现有的技术已经将膜厚和线圈面积及线圈数做到了一个极限值,若想通过该方法提高电感量具有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过程简单且高效,导电通孔的设计空间大,可大幅度提高电感量,同时生产过程中减小了丝印时的移位量,减少了移位造成的浪费,减少了移位的次数、减少了印刷所需网版的数量的叠层片式电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层片式电感器,包括上盖、下盖和多个介质层;所述多个介质层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多个介质层上均设有电极单元和电极线圈,所述电极单元与所述电极线圈电连接,所述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每个介质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其中,所述与上盖和下盖相邻的两个介质层上的电极单元均包括连接点和外引脚,所述电极线圈一端与连接点电连接,所述电极线圈另一端与外引脚电连接。
其中,所述除了与上盖和下盖相邻的两个介质层的电极单元外,其余介质层的电极单元均包括两个连接点,所述其中一个连接点与上相邻介质层的电极线圈电连接,所述另一个连接点与下相邻介质层上的电极线圈电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点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载有导体,相邻介质层上载有的电极线圈通过所述导体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层片式电感器,通过合理设定每层电极单元的长度,并综合工艺上的易操作性,将叠层片式电感器的内电极结构进行改进,同时将电极单元设置在每个介质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使导电通孔的设计空间增大,在相同电感线圈长度及宽度的情形下,该内电极结构形成的线圈数量更多,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更高的电感量,同时生产过程中减小了丝印时的移位量,减少了移位造成的浪费,减少了移位的次数、减少了印刷所需网版的数量,并且不需增加工艺制程,制作过程简单且高效,降低了成本,可广泛应用在小尺寸高感量的系列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叠层片式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叠层片式电感器结构示意图;
1、上盖 2、下盖
3、介质层 4、电极单元
51、第一外引脚 52、第二外引脚
6、连接点 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包括上盖1、下盖2和多个介质层3;多个介质层3设置在上盖1和下盖2之间,多个介质层3上均设有电极单元1和电极线圈(图未示),电极单元4与电极线圈(图未示)电连接,电极单元4设置在每个介质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盖1相邻的介质层上的电极线圈(图未示)一端与连接点6电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外引脚电连接;和下盖2相邻的介质层上的电极线圈(图未示)一端与连接点6电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外引脚5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与上盖1和下盖2相邻的两个介质层的电极单元4外,其余介质层的电极单元均包括两个连接点,其中一个连接点与上相邻介质层的电极线圈电连接,另一个连接点与下相邻介质层上的电极线圈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点上设有通孔7,通孔7内载有导体,相邻介质层上载有的电极线圈通过导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固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固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3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架可翻转立管台
- 下一篇:凹凸齿形的金刚石工程薄壁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