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钻杆测试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2790.8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杆 测试 压力计 直读 系统 进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钻杆测试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研制钻杆测试(DST)压力计双向数据传输直读测试系统时,需要对仪器在井下的工作原理进行试验验证。常规的试验手段对DST双向数据传输直读测试系统测试而言,对试验井的要求非常高,除试验井井口需要钻机外,还需要比较长的钻杆。这使得试验比较复杂,难度大、周期长,并且试验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钻杆测试(DST)压力计的直读系统进行测试比较复杂以及难度大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钻杆测试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装置,包括七芯马笼头(1)、转接头(2)、绝缘短节(3)、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以及中继数据收发器,其中:
转接头(2)与七芯马笼头(1)相连,将七芯马笼头(1)中的七芯电缆转接到单芯电缆;中继数据收发器设置在绝缘短节(3)的内部,与从转接头(2)处引出的单芯电缆连接,与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之间进行无线通讯;绝缘短节(3)与转接头(2)连接;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接收中继数据收发器所发射的指令并根据指令采集地层压力温度信息反馈给中继数据收发器。
优选地,该装置包括:
连接在绝缘短节(3)与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之间的配长管串(4)。
优选地,转接头(2)主要包括七芯接头(21)、转接体(22)、旋转螺钉(23)、单芯接头(24)以及单芯插针(25),其中:
七芯接头(21)安装在空心的转接体(22)上部,七芯电缆通过七芯马笼头(1)与转接体(22)连接;七芯接头(21)接入的七芯电缆中的其中一根电缆与单芯插针(25)进行连接;旋转螺钉(23)套在转接体(22)的中间部分的外部;单芯插针(25)通过单芯接头(24)安装在转接体(22)的下部。
优选地,旋转螺钉(23)包括两个螺钉半体(30),在每个螺钉半体(30)的侧壁(31)上各包含有两个螺纹孔(32);两个螺钉半体(30)拼合在一起后两个螺钉半体(30)上的螺纹孔(32)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利用七芯电缆对DST双向数据传输直读系统进行测试,可以在常规测井绞车的拖动下,在常规电缆测井试验井上方便地对DST双向数据传输直读系统在井下的工作性能进行试验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保证了对DST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过程简单,试验效率较高。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加快仪器的研制进度,减少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钻杆测试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成图2所示转接头中旋转螺钉的螺钉半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螺钉半体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钻杆测试压力计直读系统进行测试的装置主要包括七芯马笼头1、转接头2、绝缘短节3、配长管串4、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以及中继数据收发器(图中未示出)等等。
转接头2与七芯马笼头1相连,将七芯马笼头1中的七芯电缆转接到单芯电缆,使得七芯马笼头1能够与井下设备固定在一起,便于七芯电缆能够拖动井下设备上下运动。
中继数据收发器设置在绝缘短节3的内部,与从转接头2处引出的单芯电缆连接;接收地面通过七芯电缆下传的频移键控(FSK)载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码,把解码所获得的指令重新进行编码后通过低频电磁波发送给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接收压力采集及无线收发数据短节5所发送的低频电磁波信号并进行解码,把解码后的数据重新进行FSK编码发送给地面。
绝缘短节3与转接头2连接。绝缘短节3的两端均绝缘,中继收发器5固定在其内部,可保证信号强度,提高井下无线通讯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2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软弱、黄土围岩钢拱架锁脚锚管加固连接装置
- 下一篇:水平井压裂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