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中型客车行李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964.9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三;郭华;刘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6 | 分类号: | B60R1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中型 客车 行李舱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中型客车行李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客车的主流生产工艺基本都是采用车身、底盘各自独立的分离车身式生产工艺,即底盘与车身分别在不同的车间完成生产,然后将车身与底盘进行合装,业内称之为“扣车”。采用此种生产工艺虽然能缩短客车的生产周期,但也带来了行李舱密封不严的问题,如图1所示,图中车身底架11与底盘车架12之间形成了空腔,此空腔直接导致了行李舱的密封不严,造成行李舱进水、进土等问题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中型客车行李舱密封结构,其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行李舱密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大中型客车行李舱密封结构,在行李舱处的车身底架与底盘车架之间的空腔内安装两个密封件,两密封件均包括钢板和橡胶体,橡胶体安装在钢板上,两个密封件的橡胶体相对,其中两个密封件通过各自的钢板分别连接车身底架和底盘车架。
在两个橡胶体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个半径不等的半圆孔。
两个密封件结构、大小、形状完全一致。
两个密封件的高度正好与车身底架与底盘车架之间形成的空腔相符,在车身底架与底盘车架之间形成的空腔即被两个密封件完全填充,从而达到了对行李舱进行密封的目的。在橡胶体上预留半径不等的半圆孔若干以方便底盘管线布置的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采用密封结构之前的行李舱断面图;
附图2是采用密封结构之后的行李舱断面图;
附图3是专用密封件外形图。
其中11.车身底架,12.底盘车架,21.第一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31.钢板,32.密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大中型客车行李舱密封结构,在行李舱处的车身底架11与底盘车架12之间的空腔内安装专用的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的高度正好与车身底架11与底盘车架12之间形成的空腔相符。
专用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为同一结构件,即两个密封件结构、大小、形状完全一致。如图3所示,两密封件均包括钢板31和橡胶体32(橡胶经硫化而成),橡胶体32安装在钢板31上,两个密封件的橡胶体32相对,其中两个密封件通过各自的钢板31分别连接车身底架11和底盘车架12。
在两个橡胶体上设有相对应的若干个半径不等的半圆孔以方便底盘管线布置的需要。
安装要求:根据分离车身式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在底盘生产时预先将附图3所示的两件专用密封件按照附图2所示安装在底盘车架12上。这样待底盘与车身合装时,车身底架11刚好落在专用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的正上方。如此,在车身底架11与底盘车架12之间形成的空腔即被专用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完全填充,从而达到了对行李舱进行密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子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与测试设备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