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919.3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达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26;A61L9/16;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味器,用于在起居室、衣柜、冰箱等空间去除湿气、异味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背景技术:
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是使用竹炭纤维的除味包,小巧、方便,但是由于竹炭的形状、颜色相对比较固定,除味包的形状也比较单一、缺少变化,所以除味包的观赏性较差;而且由于竹炭纤维本身的孔隙含量决定了其除湿、除臭的效率也并不很理想。另一种是正在兴起的硅藻泥家居涂料,其具有很好的孔隙含量,除湿、除臭以及去除有害气体的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也让大多数家庭望而却步,并且作为一种新兴的家装材料来讲,对于绝大多数已经装修完成的家庭或商务会所而言,实用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美观又实用、既高效又低价的除味器。
一种除味器,包括壳体和矿物层,其中矿物层位于壳体内部,壳体表面有一个或多个通孔以暴露出部分矿物层,并且壳体内表面与矿物层之间留有间隔——以增加矿物层吸附湿气、臭味以及空气中其他有害物质的有效面积;矿物层是由具有吸附性的矿物粉末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的颜色及图案、通孔的形成位置与形状、暴露出的矿物层表面的颜色及图案三部分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其中的矿物层可以掺杂各种颜色的色粉也可以带有一些图案,以使得壳体、通孔以及矿物层共同构成的图案更加生动。
其中由壳体上的颜色以及图案、通孔的形成位置与通孔形状以及暴露出的矿物层的颜色及图案所共同构成的是一幅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或摄影作品。
其中的矿物层由电气石粉末构成。
其中的矿物层由硅藻土粉末构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除味器而言,除味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矿物层,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凡是有很好的吸附性而且对人体无害的矿石或者矿土、沉积岩等等均可以用来形成矿物层,例如电气石、硅藻土等都是目前已经较为常用的、很成熟的、吸附性优良的矿物材料,其应用不再赘述;外壳的材料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木材或竹子,铜、铝等常见金属也可以;固定柱可以由塑料、竹子或金属材料制备。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除味器的侧视图;
附图2为除味器的俯视图之一;
其中
1——除味器
2——壳体
3——矿物层
4——通孔
5——固定柱,用于将矿物层固定于外壳的壳体中,并使得矿物层的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留有一定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中,除味器1由壳体2与矿物层3组成,其中矿物层3通过两个或四个固定柱5固定于壳体中,并且固定柱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得壳体的内表面与矿物层之间保持一个间隔;通孔4位于壳体的上表面(下表面也可以设有通孔),在侧视图中不能显现;在壳体2的上下两部分合并之后矿物层3被固定于壳体中,通孔4可以将矿物层3的一部分暴露出,以使得矿物层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行描述。
实施例:
在附图2中,除味器1由壳体2及矿物层3两部分组成,其中壳体上表面设计为天蓝色
(图中的颜色为灰色),上面形成有多个通孔4,其中通孔4的形状为不规则的云状,而矿物层的颜色为白色,所以当矿物层放入壳体中之后,整个除味器所呈现给人的图案是由壳体的天蓝色和多个不规则的云状通孔以及通孔中暴露出来的白色矿物层所共同构成的蓝天白云的图案。
经过改进的除味器,图案可以多变而且大小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以适应不同大小、不同风格的商用、家居空间;并且改进后的除味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除味的效率并增加了观赏性,而且价格方面也适中,是对现有环保除味包、除味涂料等方式方法合理的改进和有益的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达,未经吴晓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