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抛雾抑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713.0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能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抛雾抑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送风抛雾抑尘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电力、各类矿石、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些行业需求的物料大部分为分离状,而且粒度分布比较宽。其中有较大颗粒状,也有较小的微粒状即粉尘。由于数量很多且大多数是露天堆放的,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粉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安全高效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因而需要进行除尘操作。现有技术中,主要采取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两种方式进行净化,干式除尘设备机体较为庞大且结构复杂,对制造和安装质量要求较高,湿式除尘大多采取喷雾降尘的方式,现有的喷雾降尘方式和降尘设备存在设计不够合理,除尘效率不高,对呼吸性粉尘和全尘的沉降率比较低等缺陷,影响了喷雾降尘效果。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导风喷雾降尘装置[申请号:CN200520142179.0],包括安装在三个导筒组成的导风机构内的喷雾装置,一导筒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导筒和出风导筒组成直筒形导风机构,空气由进风导筒进入并由出风导筒导出,进风导筒内接入高压进水管,进风导筒内的高压进水管上设有一组引射喷头,引射喷头的喷水方向与风流向相通,出风导筒内也接入有高压进水管,出风导筒内的高压进水管上设有一组引射喷头,引射喷头的喷水方向与出风方向相同。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简化了降尘装置的结构,由出风口喷出的水雾流,能够提高除尘的效率。然而,该方案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压水,而且导筒内风能损失较大,存在抛送距离近,雾化角度宽,降尘覆盖面积小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改进雾化降尘装置的结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抛送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既能节省水量又能提高降尘效率的送风抛雾抑尘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送风抛雾抑尘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给水机构和中空的支撑轴,在支撑轴上端设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连接有风机,在风机的前端设有雾化喷头,所述的给水机构与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能够驱使支撑架沿支撑轴轴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能对风机进行俯仰角度调整的调整机构,在雾化喷头的前端设有两端端部相对于中部渐宽的导流筒,所述的导流筒与风机连接。
导流筒采用两端端部相对于中部渐宽的结构,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风机产生的气流柔软平滑的引导至出口,能够减少风能的损失,并且在保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风速。此外,风筒的舒张度减缓了出口气流的散漫,使得雾化的水雾可以抛送更远的距离,增加抑尘面积。采用雾化喷嘴,具有雾化粒径小,喷射距离远,雾化角度小等优点。
作为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的第一驱动器与支撑轴连接。在进行喷雾抑尘操作时,第一驱动器经支撑轴带动支撑架沿支撑轴轴向做周向旋转。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的第二驱动器与风机连接。使用时,第二驱动器带动风机作俯仰角度调整,有利于增大喷射覆盖面积,提高抑尘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为减速机。这里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可以根据实际驱动需要采取多种各样的替代结构形式。
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在支撑轴上还设有集电环,所述的集电环位于第一驱动器上方。
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集电环上连接有电缆线,所述的电缆线从支撑轴中穿过且电缆线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器连接。电缆线从支撑轴中穿过能够避免因支撑架转动而发生电缆线卷绕现象。
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给水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水泵,在水泵上连接有水管,所述的水管穿过支撑轴且水管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头连接。水管穿过支撑轴的结构能够避免因支撑架转动而发生卷绕现象。
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在支撑轴与机架之间还设有轴架,所述的轴架与支撑轴和机架分别连接。
在上述的送风抛雾抑尘机中,所述的水管由PVC材料制成。这里的水管可以根据给水需要采取多种各样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能电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能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尾气回收系统吸附柱并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构用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