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670.6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固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侯懋琪 |
地址: | 400051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分体 空调 智能 恒温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无线网络基站空调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无线网络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覆盖面,常常在高山峻岭之中设置有无线通信网的基站,无线电信号就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传递到四面八方。每个基站除设置有发射塔外还设置有机房。机房中除保证通信正常的各种通信设备外,还设置有蓄电池,以保证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基站能够正常运行。通常,为保证机房内的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房内均设置有温度控制和调节系统,并采用空调机降低机房内的温度。由于机房内各种设备所要求的工作温度是不相同的,例如:蓄电池要求的工作温度是在25℃以下,而其他电子通信设备工作温度是在30℃至40℃以下,在采用恒温箱一类的技术将蓄电池的工作温度控制在25℃以下后,机房的室内温度可以控制在30℃至40℃以下,即只有当机房内的温度超过30℃至40℃时,空调机就处于制冷状态,为机房提供冷源,降低机房内的温度。但是,现有技术分体空调的温度控制器所能控制的最高温度为30℃,即温度超过30℃空调机就处于制冷状态。显然,现有技术分体空调的温度控制器不能满足温度控制在30℃至40℃时,空调机才处于制冷状态的控制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分体空调的温度控制器不能满足温度在30℃至40℃时,空调机才处于制冷状态的控制需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的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控制分体空调电源的开启或关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控制器的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开启,反之,则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设定温度为30℃至4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为分体结构,或者集成结构;所述集成结构是指将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集成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分体空调的开启温度提高到设定温度,满足了基站室内温度控制在30℃至40℃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的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控制分体空调电源的开启或关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控制器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开启,反之,则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基站室内温度,通常要求控制在30℃至40℃以下,因此,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设定温度为30℃至40℃。具体安装时原分体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可以设置在25℃或以下启动制冷,其电源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电源开关,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温度超过控制器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控制电源开关开启,即向分体空调机施加电源,由于分体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设置为25℃或以下启动制冷,而此时室内温度已超过30℃,因此,电源接通过后,分体空调机将开始制冷;当温度低于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时(30℃至40℃),控制器将控制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分体空调机将停止制冷。由此,实现基站分体空调机的智能恒温控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将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控制器集成为一体,形成所谓集成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基站分体空调智能恒温控制系统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分体空调的开启温度提高到设定温度,满足了基站室内温度控制在30℃至40℃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固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固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网集成车辆的汇聚服务器
- 下一篇:供电布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