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496.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常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装置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水体的增氧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氧气的高效节约型的水体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及其水质过滤质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而增氧、过滤方法及装置又直接影响溶氧量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现在比较好的、工厂化养鱼利用纯氧通入养殖水体充氧的方法,效果及效益上还存在渚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氧气与水的接触面少而且时间短,大部分氧气离开水体后直接散失在空气中,导到溶氧量少、浪费多,利用率低;工厂化养鱼必须建造强大的过滤系统及每天更换大量的水来维持水质质量,这样做建设成本高,水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养鱼水体溶氧量和纯氧气利用率的增氧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容器与养殖容器,所述的增氧容器与养殖容器之间分别通过回水管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增氧容器内填充有氧气,所述的进水管进入所述的增氧容器内的管口具有喷淋结构和/或雾状喷射结构,所述的回水管具有连通器结构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于所述的增氧容器内氧气的液封,所述的养殖容器内的水体通过水泵打入所述的增氧容器后通过喷淋充氧后通过所述的回水管回流至所述的养殖容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氧容器通过充氧管与气源相连接,所述的充氧管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阀门包括自动化控制的电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充氧管具有氧气支管,所述的水泵出水口具有射流器,所述的氧气支管连接至所述的射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充氧管具有氧气支管,所述的氧气支管连接至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且所述的氧气支管上安装有气体增压设备。
优选的,增氧容器为便于观察且更易设计自动控制装置的软质材料容器或软硬质组合材料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水体溶氧量、水质过滤质量和资源利用率的水体增氧过滤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增氧容器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材料至少包括一层喜氧的生物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纯氧的杀菌消毒作用,使大部分病毒病菌(厌氧细菌)失去生存环境,使养殖鱼类更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至少包括一层硝化细菌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有氧硝化细菌的好氧特性,将滴流过滤系统具于纯氧环境中,促进生物菌活力、快速繁殖生长,大量快速的分解消化有害物质,使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成倍增长,大幅度的提高了养殖水体的水质,减少了换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由多个过滤材料箱叠加而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氧气充入水中的传统方式,反过来将水喷入固封有纯氧气的容器内,利用水在纯氧气内的运动使氧气快速溶入水中,更进一步的,利用喷淋水滴在通过过滤材料增加与纯氧气接触的路程、时间和利用纯氧气溶入由水泵产生的水流中,由于增加了水与纯氧的接触,提高了溶氧量,同时还避免了没有溶入水中的氧气的散失。本方案结构简单成本小,溶氧效果好,氧气利用率高,过滤效果好,消毒杀菌,水资源节约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过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增氧容器;2.回水管;3.进水管;4.盛水器;5.水泵;6.喷淋结构;7.过滤材料;11.充氧管;12.氧气支管;51.射流器;111.控制阀门;112.气体增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