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过滤布氏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459.4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裴君辉;左丹;冯雪;朱颖;吴彪;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过滤 漏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以传统布氏漏斗为基本,在它的装置上在进行改进,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抽滤的实验过程中,为实验研究工作做贡献。
背景技术
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Büchner发明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创新产品的组成是一个传统布氏漏斗,在上面套上一个陶瓷过滤模具,中间用橡胶垫圈隔开,并用锁扣扣紧布氏漏斗和陶瓷过滤模具;在陶瓷过滤模具的上面套上一个陶瓷过滤模具,中间用橡胶垫圈隔开,并用锁扣扣紧上下两个陶瓷过滤模具,然后依次再套上一个或者几个陶瓷过滤模具,组装方法和前一步相同,在其使用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在每层过滤装置的孔板上放上不同规格的滤纸,就能解决传统布氏漏斗滤渣易堵塞滤纸使过滤速度减慢这一问题,其次它还能解决一些特殊要求的过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层过滤布氏漏斗装置
图2为陶瓷过滤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其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陶瓷过滤模具:和布氏漏斗的模型相似,只是下端是圆筒型,并且上宽下窄,便于和下一个模具相套
2.橡胶垫圈:垫在上一个陶瓷过滤模具的底端与下一个陶瓷过滤模具之间,防止抽滤体系漏气。
3.锁扣:将上下两个陶瓷过滤模具锁在一起,防止抽滤体系漏气。
创新总结:
1.本创新产品重点在于,其能解决传统布氏漏斗滤渣易堵塞滤纸使过滤速度减慢这一问题,其次它还能解决一些特殊要求的过滤问题。比如说,分别区分开多种不同大小滤渣的一次性过滤等。该产品装置简单,便宜,易于推广。
2.对创新产品的展望:希望本创新产品可以为实验室和一些企业带来方便,使实验人员不被因滤渣堵住滤纸而过滤缓慢而烦恼,从而能更好从事于实验研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