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集成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643.X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葛根贤;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汲泉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集成 泵站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一体化集成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属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9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并且这种形势还在恶化,国土资源部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化。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仅为73%,与发达国家90%的污水处理率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管网的改造及建设大量的污水提升站用于污水的处理。传统的污水提升站都是人工控制为主,这里有许多弊端比如:投资大,浪费国家土地及人力资源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旨在通过GPRS短信报警与远程控制来实现对泵站的无人值守目的,使污水泵站建设运营中节约土地,资金及后续泵站的维护保养费用,提高泵站运行可靠性的一体化集成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一可编程控制器PLC,它至少与一体化集成泵站内设置的液位变送器、液位浮动开关以及水泵和电源总线路分别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一服务端计算机连接,该服务端计算机又与一远程监控计算中心相连,所述可编程控制器PLC还与一主要由GPRS短信报警发射模块组成的、配套有维修人员手机和短信报警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方便监控: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集成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水泵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实现24小时无人监控,而且在远程控制端可以通过监控计算机经过组态软件转化对整个泵站进行控制;
2) 易于维护:整个泵站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上的数据分析得到,并且在计算机内会有数据存储方便了以后的查询及分析,泵站故障可以通过短信报警控制器发送信息给维护人员并对其进行维护;
3) 操作简单:,通过人机界面可视化操作管理,即使非专业人员也非常方便操作设备;
可靠性高:可编程控制器PCL及GPRS短信报警器的使用,使整个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4) 液位的双重控制应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液位传送器与液位浮动开关双重控制,即使有一种传感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泵站的正常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系统原理图;
图2控制系统原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可编程控制器PLC,它至少与一体化集成泵站内设置的液位变送器3、液位浮动开关4以及水泵1、2和电源总线路5分别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一服务端计算机6连接,该服务端计算机6又与一远程监控计算中心7相连,所述可编程控制器PLC还与一主要由GPRS短信报警发射模块组成的、配套有维修人员手机8的短信报警控制器9相连。图1中所示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还预留接口10、11、12。
污水流入污水池,在低液位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达到高液位时水泵开始工作并且是水泵之间互为备用交替工作,当水位到达超高液位时开启备用水泵。液位达到溢流液位时候,可编程控制器会发出报警信号到维护人员手机中或者指定的监控电脑中,其中泵站的液位变送器和浮动开关可以相互监控,如果有一个功能失效PLC会发出报警信息,维护人员可以及时的检查。在整个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一般泵站的故障特征,所以当主电源断电、电机超过额定电流、水泵温度太高(都视为水泵故障)、液位开关失效都会由可编程控制器PLC给短信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并通知维修人员维修。而且这些故障都会在人机界面和远程监控电脑内备有相关数据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汲泉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汲泉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甘子糖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两面锁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