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体施工吊篮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150.6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龙聚;文璐;于建利;李志国;张传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吊篮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体施工用吊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架桥施工及跨江、跨交通要道梁体建设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桥梁防撞墙后期的涂装及梁体侧面投光灯的安装等工序是后期主要工程之一,常常受到地形条件及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前施工时大多采用刮板、吊笼或用脚手管和扣件做一个简易悬出支架,施工人员站在这些悬挂工具上操作,对施工人员和桥下通行车辆和行人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整体结构比较笨重,不能在桥面上自由移动,而施工时工位变化多,工作效率低,对目前较为普通的大型桥梁的施工尤为不便;而大型移动吊篮,移动速度缓慢,机动性能差,不能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方便、使用安全的梁体施工吊篮工具。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体施工吊篮小车,包括小车和吊篮,所述小车和吊篮的顶部通过跨梁连接为一体,所述吊篮底部为工作面,沿底部工作面的四周设有围栏,通过双支撑梁固定在跨梁上;所述小车的高度略高于内梁面至防撞墙的高度,其下方设有车轮,所述小车的宽度大于吊篮的宽度2~3倍,在小车的最外端为配重平衡机构。
所述吊篮朝向工作面的围栏高度为80~100公分,其余三面围栏为整体封闭。
所述小车包括底梁、斜梁和横向支撑梁,通过双支撑梁固定在跨梁上。
所述小车和吊篮均采用10#或8#槽钢现场焊接制成。
所述车轮为制动型车轮,其单轮额定承重量大于500Kg。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下方采用轮轴支撑,落地于施工完成的梁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移动装配式桥梁防撞墙施工吊篮,较好的解决了吊篮无法转动的问题,方便解决了地域限制问题,适用于市政桥梁梁体侧面悬空钢筋绑扎、焊接、模板封堵、防撞墙侧面涂装及梁体侧面投光灯安装,可以满足桥梁施工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强化和完善对施工人员和桥下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保护结构,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小车、2吊篮、3跨梁、4围栏、5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体施工吊篮小车,包括小车1和吊篮2,所述小车1和吊篮2的顶部通过跨梁3连接为一体,所述吊篮2底部为工作面,沿底部工作面的四周设有围栏4,通过双支撑梁固定在跨梁3上;所述小车的高度略高于内梁面至防撞墙的高度,其下方设有车轮5,所述小车1的宽度大于吊篮2的宽度2~3倍,在小车1的最外端为配重平衡机构。
所述吊篮2朝向工作面的围栏4高度为80~100公分,其余三面围栏4为整体封闭,该吊篮2在安装完成后,整个施工操作平台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施工空间,不会产生任何安全隐患。
所述小车1包括底梁、斜梁和横向支撑梁,通过双支撑梁固定在跨梁3上。
所述小车1和吊篮2均采用10#或8#槽钢现场焊接制成。
所述车轮5为制动型车轮,方便在坡度大的梁面减速停车,其单轮额定承重量大于500Kg。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使用时,小车1和吊篮2分别跨过防撞墙两侧,小车1落地于施工完成的梁面,配重平衡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相当的重量,吊篮2个通过跨梁3吊挂在防撞墙的外侧。
工作时,施工人员站立于吊篮2上进行相关施工,实现多工位行走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下方采用轮轴支撑,落地于施工完成的梁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移动装配式桥梁防撞墙施工吊篮,较好的解决了吊篮2无法移动的问题,方便解决了地域限制问题,适用于市政桥梁梁体侧面悬空钢筋绑扎、焊接、模板封堵、防撞墙侧面涂装及梁体侧面投光灯安装,可以满足桥梁施工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强化和完善对施工人员和桥下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保护结构,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阴道栓剂给药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