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485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8312.4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3 | 分类号: | H03K19/00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85 通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硬件通信的485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在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电路中,485通信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众所周知,传统的RS485总线通信控制电路有三端信号控制:接收、发送、收发使能,其中收发使能信号由处理器内部程序来控制,进而完成接收来自RS485总线的数据或者发送数据到RS485总线;这整个信号流处理过程中:信号由RS485总线经过RS485总线控制芯片,再经过光电隔离后进入处理器,在处理器内部,软件程序判断收发使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而导致丢包率较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通信丢包率的485通信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485通信电路,包括:RS485接口、RS485总线控制芯片、光电隔离器和处理器;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A、B引脚分别与所述RS485接口485A、485B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个施密特触发器和一个RC延时电路,所述光电隔离器有两个,所述处理器经过第一光电隔离器后与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RO引脚连接;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RE、DE引脚短接后依次通过第一施密特触发器、RC延时电路、第二施密特触发器和第三施密特触发器后与第二光电隔离器连接,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的DI引脚依次通过第四施密特触发器、第五施密特触发器后与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连接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之间设有上拉电阻。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后与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RO引脚之间设有保护电阻。
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后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保护电阻。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第二光电隔离器和RS485总线控制芯片之间增加RC延时电路,利用发生信号经过延时来控制RS485总线控制芯片的收发使能,有效地降低了485通信电路的丢包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485通信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485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RS485总线控制芯片;2、第一施密特触发器;3、第二施密特触发器;4、第一光电隔离器;5、第四施密特触发器;6、第五施密特触发器;7、第三施密特触发器;8、第二光电隔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485通信电路,包括:处理器、光电隔离器、延时电路和RS485总线控制芯片;与传统的485通信电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RS485总线控制芯片和光电隔离器之间增加了一个延时电路。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一种485通信电路,包括:RS485接口485A、485B、RS485总线控制芯片1、两个光电隔离器、五个施密特触发器、一个RC延时电路和处理器;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1的A、B引脚分别与所述RS485接口485A、485B连接;所述处理器经过第一光电隔离器4后与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1的RO引脚连接;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1的RE、DE引脚短接后依次通过第一施密特触发器2、RC延时电路、第二施密特触发器3和第三施密特触发器7后与第二光电隔离器8连接,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1的的DI引脚依次通过第四施密特触发器5、第五施密特触发器6后与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8连接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4之间设有上拉电阻R1。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4后与所述RS485总线控制芯片1的RO引脚之间设有保护电阻R4。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8后与驱动电源之间设有保护电阻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测控有限公司,未经紫光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8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