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印机负压供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7272.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振华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负压供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或喷绘机或陶瓷打印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防止打印溢墨、滴墨的打印机负压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的喷墨打印机或喷绘机或陶瓷打印,由于墨水使用量大,在打印过程中,副墨盒与喷头连接,此类打印机多数采用虹吸或高度供墨向喷头供墨,副墨盒中装有大量墨水,因此墨水在喷头处产生的压力较大。在大压力的情况下,喷头在不使用的过程中,喷头处容易产生溢墨甚至是滴墨,这将严重影响打印质量甚至造成墨水对打印机的污染。
为了防止上述溢墨和滴墨的产生,现有打印机需要减小副墨盒的容量,减缓副墨盒对喷头产生的墨水压力,为此主墨盒对副墨盒的供墨需要频繁进行,提高了打印机的能耗,而且加速了部件的损耗。
为此急需一种能够合理控制副墨盒与喷头之间压力的机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打印机负压供墨系统合理控制副墨盒与喷头之间的压力,克服打印机使用过程中喷头溢墨和滴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负压供墨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副墨盒、负压泵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负压泵分别连接副墨盒和压力检测装置。本专利通过联通副墨盒的负压泵,在副墨盒中产生一个负压,合理调节副墨盒与喷头之间的压力,防止喷头处墨水溢出。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和调节负压泵的压力,使之能够实时控制压力的大小,适应打印机的使用情况。本专利所采用的压力检测装置为负压变送器。
由于一般的打印机还具备采用墨水对喷头进行清洗的功能,因此本专利还包括正压清洗泵和正负压转换装置,所述负压泵和正压清洗泵通过正负压转换装置连接副墨盒。通过正负压转换装置在负压泵和正压清洗泵之间的切换,能够在一套系统内实现负压控制和正压清洗两项功能,系统集成度更高。
为了准确控制副墨盒中负压的大小,所述负压泵为蠕动泵。为了提高清洗的压力,所述正压清洗泵为空气泵。为了快速切换正负压,所述正负压转换装置为电磁阀。
为了减缓负压调节对副墨盒的冲击,防止调节过程中喷头瞬时缺墨、使空气进入喷头中,负压泵与正负压转换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气瓶。气瓶能够起到调节缓冲的作用,减少负压泵调节过程中给副墨盒内气压带来的瞬时冲击。所述气瓶的结构包括一密封的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进口连接所述负压泵,所述出口连接所述正负压转换装置。
上述气瓶也可以设置在副墨盒与正负压转换装置之间。所述气瓶包括一密封的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进口连接所述正负压转换装置,所述出口连接所述副墨盒。
本专利的副墨盒通过供墨泵与主墨盒连接,所述供墨泵为蠕动泵。采用蠕动泵作为供墨泵除了能够准确控制副墨盒内墨水量外,还可以适用于粘度较大的墨水,例如陶瓷打印机的墨水,而且相对于其他种类的供墨泵,蠕动泵能够节省较多能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副墨盒与喷头间的压力调节的问题,使得副墨盒的容量得以拓充,减少了主墨盒向副墨盒供墨的频率,节省了能源和构件的损耗。并且对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减缓压力调节给喷头带来负压冲击,进一步保证打印质量。根据泵的不同功能特性,选择合适的泵的类型,对系统作了进一步的优化。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备创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打印机负压供墨系统,主墨盒1通过蠕动泵4向副墨盒2供墨,副墨盒2向喷头3供墨进行打印。合理的控制副墨盒2内的压力,能够抵消墨水液压的作用,防止在喷头3处产生溢墨。副墨盒2内的压力控制通过蠕动泵7、气瓶9和负压变送器8实现,通过蠕动泵7产生的负压经过气瓶9的缓冲之后,在副墨盒2内形成一个负压。通过负压变送器8能够检测蠕动泵7所产生的负压大小,并对其做进一步的压力控制,防止负压过大。
上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正压清洗功能,此功能通过空气泵6实现。为了在同一系统内集成正压清洗和负压功能两大功能,所述空气泵6和蠕动泵7通过电磁阀5进行切换。所述空气泵6直接连接电磁阀5,所述气瓶9包括一密封的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进口连接蠕动泵7,所述出口连接电磁阀5。
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振华,未经汤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7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煤提钒萃余液的循环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性化的双胞胎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