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焊缝错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7014.3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邓瑞芳;冯道训;李平;谢波;张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利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焊缝 边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焊后检测装置,特别涉及钢轨焊缝错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化发展和客运安全要求的提高,对无缝钢轨的焊接质量也要求很高,因而,钢轨焊接之后的质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钢轨焊接之后需要测试其焊缝两侧钢轨是否错边超过允许范围,以检测钢轨焊接是否平直。
目前,钢轨焊缝的错边检测主要有以下两种测试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长约1米的量尺贴放在钢轨上,通过肉眼观察焊缝两侧是否平直,该方式不能直观准确的判断焊缝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种是,使用两个数显式位移测量尺在两根导轨上左右移动,测试轨顶面和工作面的偏差,该方式不能准确定位焊缝左右两侧的测试位置,从而导致测试偏差不准确,且数显式位移测量尺与钢轨接触是通过人工按压的方式,按压力量大小不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导致测试重复性不好。
以上两种检测方式均不能准确测试焊缝错边误差,很难保证焊接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准确且操作方便的钢轨焊缝错边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轨焊缝错边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显示主机和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上对应钢轨内侧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焊缝两侧钢轨内侧面错边偏差状态的内侧检测组件;安装支架上对应钢轨顶面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焊缝两侧钢轨顶面错边偏差状态的顶面检测组件;所述内侧检测组件和顶面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测量显示主机相连。通过加设的内侧检测组件和顶面检测组件分别检测焊缝两侧钢轨内侧面和顶面错边偏差状态,实现了检测准确的目的,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侧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该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沿钢轨纵向分别布置在钢轨焊缝两侧,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测量显示主机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面检测组件包括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该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沿钢轨纵向分别布置在钢轨焊缝两侧,所述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测量显示主机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定位紧固装置,以防止安装支架在测量时随意移动,导致测量不准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紧固装置为强力磁铁,该强力磁铁分别布置在所述钢轨内侧和顶面对应的位置,且位于钢轨焊缝同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及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之间分别设有焊缝对准标识。使用时,以该焊缝对准标识为基准,将该焊缝对准标识对准钢轨焊缝,然后再进行后序操作,以保证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位于焊缝两侧,也保证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位于焊缝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操作手柄,以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设的内侧检测组件和顶面检测组件分别检测焊缝两侧钢轨内侧面和顶面错边偏差状态,实现了检测准确的目的,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加设的定位紧固装置能有效地防止安装支架在测量时随意移动,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而且,加设的焊缝对准标识保证了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位于焊缝两侧,也保证了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和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位于焊缝两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去测量显示主机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测量显示主机1,钢轨2,第一位移检测传感器3a,第二位移检测传感器3b,第三位移检测传感器3c,第四位移检测传感器3d,安装支架4,焊缝对准标识5,定位紧固装置6,操作手柄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利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利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7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