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410.4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H04L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cpu 调试 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合在线CPU卡调试与管理调试脚本系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CPU卡调试中的批处理的脚本管理方面以改变传统脚本管理方式的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CPU卡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它是指集成电路卡。一般用的公交车卡就是CPU卡的一种,常见的CPU卡采用射频技术与CPU卡的读卡器进行通讯;对于CPU卡与磁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①CPU卡是通过卡里的集成电路存储信息,而磁卡是通过卡内的磁力记录信息;②CPU卡的成本一般比磁卡高,但保密性更好。CPU卡在生产制造环节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发卡。CPU卡的发卡既要发卡人对CPU卡的保密系统以及卡内的COS与该COS相关的资料非常了解,也要按客户对CPU卡的要求来进行发卡,在发卡的时候,制造商会用与该CPU相符合的读卡器进发卡;但是,在发卡人员发卡过程中,会有认证、加密等命令操作,这些操作都是采用一些算法数据的加密、解密,如DES算法等;同时,在进行加密、解密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其它辅助软件或读卡器内置加密函数进行数据加密解密,从而造成发卡用时比较长,而且脚本显得比较凌乱。到了客户手中,客户不一定像制造商一样了解该CPU卡COS与相关资料,在客户调试时,往往会操作失误而造成卡锁,如写入密钥时出错,即使该卡变成一张废卡,从而导致浪费并增加制造成本。为此,许多COS供应商都会附带一个用户手册和测试脚本,而且规范了各个认证的命令格试,但对于客户来说仍然很少有一个可自动完成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CPU卡自动认证的调试工具。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将系统封装专用的读卡工具,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使其可以自动完成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CPU卡自动认证的调试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包括数据库子系统、服务器、通信子系统、客户端部分以及读卡器终端,所述数据库子系统依次串接服务器、通信子系统,其中的通信子系统输出端接入由普通用户模块与高级用户模块组成的客户端部分,该客户端部分外部接入读卡器终端;所述通用户模块输出端分别接基本认证模块、批处理脚本下载模块。
对于该系统软件部分,其自动认证技术在规范中,首先要经过CPU卡的基本测试,如寻卡、复位等操作后,才可认证;在认证过程中,首先要向卡发送一个命令,判断该CPU卡是否拥有密要文件,若有,即可通过认证后,进行CPU卡调试;本系统只要通过输入认证格式命令以及认证的密钥,系统就可按照认证的流程完成认证工作,并且做出认证失败后无法进以往后的CPU卡调试;同时,系统会对CPU卡调试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记录,以便查找异常和信息交流。对于每一张CPU卡来说,调试的脚本几乎相同,但脚本又会根据要求变化而变化,以至脚本变得得繁锁;对于CPU卡来说,每个命令都要按规范来规定其中格式,但是,又会根据CPU卡内的COS作出调整,所以系统可以将每一条命令以一定的格式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对特定的命令以特定的格式存储;其次,系统会对每一条命令可以有注释,能让命令的功能更加明朗,系统会根据CPU卡调试所需要的脚本方案,让管理员选取相对应的命令,系统还可以对特定的命令给予数据递增功能,但是功能只能用在特定的命令上;服务器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到数据库上,而客户端可以连接到读卡器,读卡器可以是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读卡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数据库子系统、服务器、通信子系统、客户端部分以及支持多种读卡器终端连接结合,能够有效管理发卡脚本、处理脚本的功能,有利于完整的对CPU卡自动认证和数据信息加密、解密处理;该系统软件部分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编写脚本,而客户可根据系统提示下载到该脚本,并且可完成认证、读写卡操作;同时,系统具备把脚本的下载权分发给特定客户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在线CPU卡调试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行车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无线导航联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