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974.4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4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潘佳佳;朱靖;顾鸿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婴儿 奶瓶 保温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
背景技术
在使用奶瓶为婴儿喂奶时,因为婴儿吸吮速度较慢,往往会造成奶瓶内的奶温不宜于饮用,特别是在冬天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常规奶瓶需要其它加热的设备进行加热,而在离开加热的过程中又会让婴儿哭泣不停。
市场上还有一种内置加热器的奶瓶,可以在奶瓶中牛奶温度过低时对其进行加热,但是由于加热丝加热的温度过高(在二百摄氏度以上),加热丝附近的牛奶会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温度,此时牛奶中的乳糖会出现焦化现象,形成焦糖,影响牛奶口感和营养,同时牛奶在高温下,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也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而牛奶初次消毒加热后,最佳的加热温度为36-37摄氏度,此温度与人体温相同,最适宜饮用。
而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可以起到对于婴儿奶瓶进行保温、加热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该保温加热杯通过设置双层的内杯和外杯,利用内杯和外杯之间形成的腔体灌入热水以实现保温、加热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包括一体形成的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和外杯形成一个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通过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外杯上的开口与外界连通。
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开口开设于所述外杯顶部,另一个开口开设于所述外杯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外杯下端的开口上密封安装有一个盖子。
一步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温度计,所述外杯对应所述温度计的位置处的杯壁为透明玻璃杯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可以通过外杯上端的开口向内、外杯之间的空腔内注入热水,通过温度计监测来控制热水的温度,进而对于放置在内杯内的奶瓶起到保温、加热的作用。其结构简单,加热均匀,加热温度可以自由控制,不会因为加热温度过高而出现牛奶营养流失的状况。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所示,标号分别表示:内杯1、顶部出口2、外杯3、温度计4、窗口5、底部出口6、奶瓶7。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的结构示意图。该保温加热杯包括一体形成的内杯1和外杯3,所述内杯1和外杯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通过两个开设在所述外杯3上的开口与外界连通。开口包括顶部出口2和底部出口6,其中:顶部出口2开设于所述外杯3顶部,底部出口6开设于所述外杯3的下端,且底部出口6上密封安装有一个盖子。
使用时,可以从顶部出口2处将空腔内灌满热水,对于放置在内杯1内的奶瓶7进行加热或者保温,由于上述的保温、加热功能是由空腔内热水的温度来决定的。故此为控制保温加热杯内热水的温度,空腔内设置有温度计4,所述外杯3对应所述温度计4的位置处的杯壁为透明玻璃杯壁,以形成一个用来观察温度计4显示温度的窗口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婴儿奶瓶的保温加热杯可以通过外杯上端的开口向内、外杯之间的空腔内注入热水,通过温度计监测来控制热水的温度,进而对于放置在内杯内的奶瓶起到保温、加热的作用。其结构简单,加热均匀,加热温度可以自由控制,不会因为加热温度过高而出现牛奶营养流失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未经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极板固定方便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脚手架